山雨欲来风满楼
“参见陛下。” 黎青云身着紫色蟒袍,束着金玉腰带,笑容和煦地缓步进殿,行了揖礼,又转身对着左席的苏元白微微颔首。 “国师大人也在,下官见过国师大人。” ………… 苏元白目不斜视,继续慢悠悠地品茶,仿佛没有听见似的。 黎青云也不尴尬,脸上依旧挂着得体的笑容。 “黎爱卿快入座,秋凌,奉茶。” 纪明修看不下去了,明明才入秋不久, 可这勤政殿今日却冷的不行。 “是。” 黎青云微微一笑落座在右席,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 秋凌端着奉茶盘进殿,默默垂首斟茶。 黎青云接过吹绿茶盏,目光撇过秋凌的袖口,谦逊地笑了笑,“多谢秋公公。” 秋凌不动声色地拢了拢衣袖,垂眸平淡答道:“黎大人言重了。” 黎青云低头掩饰过眼底一闪而过的幽暗,再抬头时依旧是儒雅的笑容。 他端起茶抿了抿,感叹道。 “先帝在时,常与臣说国师大人深居简出,能见国师一面难如登天。没想到今日就让臣见到了,实属臣之幸事。” “国师能来勤政殿,亦是朕之幸事。”纪明修摩挲着衣角,“黎爱卿今日来此,可有何事?” “不瞒陛下,微臣确实有些关乎北疆之事需陛下定夺。” 黎青云轻轻放下茶盏,含笑看了看纪明修,又看了看苏元白,却不再开口。 “这……” 纪明修一怔,局促地攥着袖口,瞥了一眼苏元白,又收回了视线。 算了,反正不是朕一个人尴尬,大殿里的一个都跑不掉。 于是,偌大的勤政殿再次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 “陛下。” 片刻后,苏元白放下茶盏,站起身,微微颔首。 “既然陛下已有打算,那微臣便先回朝月宫了。” “咳……”纪明修赶忙起身,遮掩住面上的喜色,“那朕送送国师。” “不必了。”苏元白撑起寒烟伞,素色锦袍的一角嫣然摇动,红梅映雪,“想来左丞和陛下还有要事相谈,微臣就不打扰了。” ………… 待苏元白出殿,黎青云也放下一直端在手里的茶盏,含笑道。 “国师大人倒是真性情。” “国师他……向来如此,左丞不必介怀。”纪明修讪笑一声,转而收起笑意,面色凝重追问道。 “左丞所说的北疆之事……” “陛下。”黎青云轻轻扣了扣桌面,“关于北疆副将人选,微臣想推举一人。” “哦?”纪明修面上不动声色,眼神却微微发亮透出喜色,“不知何人能得左丞青睐?” “前云峰关参将——屈川。” 屈川? 纪明修真想不起来朝堂上还有这号人物。 “屈川是顾老将军一手提携至参将的,三年前因家中老母年迈解官回乡。” 像是猜到纪明修对此不甚清楚,黎青云接着分析其中利害。 “屈川虽官位不高,但作为顾老将军直系在军中威望不低,且定会耐心辅佐元帅。而且此人长年驻守在云峰关,多次与匈奴交过手,亦对北疆熟悉。” “由他担任副将,再合适不过了。” “确实。”纪明修陷入沉思,他本以为左丞会推举他门下的武官,但若真如左丞所说,这个屈川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顾将军直系下属。 左丞会有这么好心,纪明修一万个不相信。 但事到如今,谁分一杯羹不是分,总比推举些乱七八糟的人去北疆好。 “那就如左丞所言吧。”纪明修拍板定下此事,准备让秋凌准备笔墨草拟圣旨。 “陛下莫急。”黎青云叫住纪明修,不紧不慢道:“微臣以为,此事不宜声张。” “屈川为人刚直,解官前就树敌不少,如今朝堂上下对副将之位又都虎视眈眈。微臣以为,无论进退,都不宜大张旗鼓封屈川为参将。” “进退?”纪明修仔细琢磨着这两个字,反问道:“左丞是想……” “陛下聪慧。”黎青云言笑晏晏,微微顿首,“微臣以为,陛下可先派人以信物传达旨意,再……猝不及防。” 纪明修后背一阵发寒,果然是老狐狸。 “黎爱卿所言甚是。” 纪明修解下随身佩戴的龙形玉佩交给秋凌,嘱咐他亲自去办。 “既然此事已定,那微臣便告退了。” 黎青云起身作揖,退至殿门前。突然他像想起什么似的,又站定回身说道。 “陛下,臣听闻顾将军今日早朝缺席未向您请示?” “……是。”纪明修有些尴尬地搓了搓衣角。 “陛下仁善。”黎青云笑了笑,“顾将军亦有其父英姿。” 黎青云退出大殿,缓步走出宫门,挺拔的背影渐渐远去。 秋风卷起,满朝落叶纷纷,无意谁会凭阑意。 “大人,都办妥了。” 宫门外,侍卫上前为黎青云掀起轿帘,递上一个紫檀木盒。 黎青云打开,正是大殿上纪明修拿出的龙形玉佩。 “嗯。”黎青云摩挲着玉佩,从袖内掏出一封信交给侍卫,“告诉屈川,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母亲年逾古稀了,受不得苦。” “是。” 马车慢悠悠地走在青石板路上,宫墙里云重烟轻,树影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