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大明第一逍遥王在线阅读 - 第18章 走进百姓家

第18章 走进百姓家

    “殿下,你看见的是强盛的大明,是屡战屡胜的大明,是无敌于天下的大明。

    但您看见这份强盛之下,大明百姓的付出了吗?”

    “……”

    朱梓确实没见过,前身是皇子,就在皇宫和自己的府邸晃悠,只是见识到繁华的一面。

    前世的朱梓在电视上倒是看到很多百姓的苦难,但那是电视剧,看着就很假,史书文献上又看不出什么,只有大明风华,大明风骨。

    他是真没见过大明百姓的生活。

    “殿下,可否停留半天,和本官到这乡野之间走一走?”

    “好吧。”

    朱梓没有拒绝,他的所知终是纸上谈兵,还是要亲自见识一下的好。

    在杨贵的建议下,朱梓和铁铉、盛勇换了一身粗布常服,和同样粗布麻衣的杨贵走下官道。

    走了足足一个时辰,看了大片农田中百姓劳作,四人才来到一个相对偏僻的村庄。

    “咕噜~咕噜~”

    走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闻着空气中传来的食物香味,正在长身体的朱梓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声音大到杨贵都听见了。

    “小八,我们就到前面那户人家,讨碗水喝吧。”

    “也好。”

    朱梓没有反对,一切由杨贵做主,但是铁铉却是不同意了。

    “杨叔,这乡野的食物会不会……”

    “没事,百姓能吃,我也能吃。”

    朱梓打断铁铉的好意,他也是农村出来的,没有那么娇气。

    “嗯,走吧。”

    杨贵赞赏地看了朱梓一眼,向着一座泥砖小屋。

    这是一座最普通的农家小屋,泥砖磊成茅草盖顶,并不是瓦房。

    走近了,可以看出这座小屋堂屋三间,左右各有一间原木和茅草建造的棚屋。

    似乎这家人的生活还不错。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青色的炊烟,被微风轻轻送入金色的夕阳中,满满的生活静好的感觉。

    几人走近后,就见四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在堂屋前择菜。

    那是野生荠菜,朱梓认识,春天的荠菜最是美味了,看得他忍不住咽口水了。

    他快走两步,蹲到四个小孩身前说道:“小朋友,这些荠菜卖我,我给你们钱,一两银子。”

    说着他是真的拿出了一两银子。

    四个小孩同时眼睛一亮,其中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直接跳了起来抱着朱梓的手就是抢。

    “殿~”

    朱梓身后的盛庸就要上前救援朱梓,但被杨贵伸手拉住。

    “放心,他不会有事的,这也是他必须经历的。”

    杨贵话音刚落,朱梓已将手松开,任由那粒碎银掉落在地。

    “我的~是我的。”

    “给大哥~大哥你快走,我们拦住这个傻大个。”

    “我来拦住他,你们快跑,去叫爹娘来!”

    四个小孩只是几个呼吸间,就分配好,最大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抱着朱梓的腰,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向不远处的农田跑去,最小的两个孩子冲回堂屋,并关好门。

    眼前这一幕搞得朱梓一愣一愣的,他是真没想到大明的民风可以这么彪悍,这么小的孩子就敢抢钱了,而且还分工明确。

    “小家伙,松开吧,那粒银子本来就是要给你们的,用来买你们的荠菜。”

    “哼~你就是个骗子,荠菜漫山遍野的有,根本不用钱买,你就是想骗我松开。”

    这小孩竟然还思维清晰地反驳朱梓,也让他明白了哪里出了问题。

    一愣之后,他就哈哈笑了起来。

    “哈哈~我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吧?”

    刚刚来到这个大明洪武年间,百姓给他上的第一课。

    他以为的美味野菜,在百姓眼里可能就是难以下咽,但能糊口的野草。

    “好一句‘何不食肉糜’,小八你这认识很准确啊。”

    这时杨贵等人才走了过来,但他们并不给朱梓解围,而是看向堂屋中开门出来的一个老妪。

    “老嫂子,我们只是行了远路,有些口渴,想来讨口水喝。”

    “大兄弟,别客气,是我这大孙子犯浑了,对不起,对不起了。

    狗蛋,还不放开。”

    老妪说着,边呵斥大孙,边颤颤巍巍走来,两个较小的孩子小心搀扶着。

    “大侄子,这是你的钱,老妇人向你告罪了,是小孩不懂事,请你不要怪他们。”

    说着,老妇人将手中的碎银向前递出,但并不是朱梓的面前,而是右边。

    这时朱梓才发现老妪眼睛不好,他摆摆手,温声说道:“老人家就把钱收起来吧,我说了要买荠菜,就要言出必行,老人家将这些荠菜卖我可好?”

    “不用钱,不用钱,我们不能收。”

    说话间老妪将手中的碎银又往朱梓递来。

    杨贵这时站过来说道:

    “老嫂子,要不这样,我们又渴又累了,你给我们准备点饭食可好?”

    “也好~狗蛋,快去把家里的稻米拿出来煮了。”

    老妪听到杨贵的提议,满口答应。

    要知道大米现在一石也在三钱不到的银子,这一粒碎银买三石大米都没问题了,她明白是遇到贵人了。

    很快抱着朱梓的大孩子跑去右边茅草屋淘米煮饭,而堂屋后面有两男两女跑了下来。

    这是两对夫妇,一家七口,但房子只有三间。

    看看那低矮的房间,朱梓明白了民间困苦的一角。

    “兄弟,是我管教不严,让这些小子乱来了,你来给他们几棒子。”

    知道事情的始末,两对夫妇中的老大,将四个孩子一字排开,亮出屁股蛋子,拿着一根手指粗的树枝要朱梓教训这些孩子。

    “大叔,这就不用了,我没事。”

    朱梓自然是拒绝的,只是四个小孩,还是每人被中年壮汉抽了十下,才罢休。

    经过这么一茬,很快饭菜就端到堂屋前,放在院子中一张缺了角的方桌上。

    一大桶米饭,水煮荠菜,水煮白菜,还有一只水煮公鸡,看不见半点油花,

    但是四个小孩已经口水横流了。

    一顿饭,朱梓吃得相当痛苦,

    米饭有沙子,三嘴必有一粒沙,荠菜不是美味,苦涩寡淡难以下咽,鸡肉有股奇怪的酸涩,同样难以下咽,只有水煮白菜勉强可以吃。

    他本来是不想吃的,但是杨贵不断催促下,还是勉强吃了一碗饭。

    等他吃完,其他人早就吃好,所有饭菜全部吃光光。

    “兄弟,你们这衣服不错啊?”

    “嘿嘿~还行吧,我家有六套衣服,在我们村,除了里正就是我家衣服最多了。”

    “真好,去年兄弟家有多少余粮啊,老朽想买点。”

    “没有~没有,我们就剩去年交完赋税,我们就剩80多斤粮了,到这两天都要断粮了。”

    “唉~你们这就要断粮了啊,我也快断粮了,就是去年赚了三四两银子,不知道能买多少粮。”

    “大哥厉害啊,我们两兄弟去年才剩了二两银,还要留下给老娘治眼睛呢。”

    随着杨贵和这家两兄弟的交谈,朱梓对大明此时的百姓的生活有了简单直观的理解。

    就两字:穷困!海听疯的大明第一逍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