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大宋文魁在线阅读 - 第464章 兰子的亲事

第464章 兰子的亲事

    张唐卿到户部值房时,常平案判官王尧臣已经在户部门口等着了。

    “下官王尧臣,见过张大人。”

    “伯庸,跟本官透个实底,开封二十四粮仓是否满仓?”

    “下官以脑袋担保,二十四仓俱都满仓。”

    “河北两路呢?”

    “俱都满仓。”

    “立刻通知河北两路,开仓放粮,每户每日一斤粮食,令各地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每人每日两斤粮食,胆敢阳奉阴违者,杀无赦。”

    王尧臣没有经历过天圣六年的事情,听到张唐卿杀气腾腾的话,愣了一下。

    “王大人,你要违抗本官命令?”

    “下官不敢。”

    看着王尧臣领命而去,张唐卿继续向户部走去。

    看到杨文广带着两个人过来,张唐卿顾不得寒暄。

    “杨文广。”

    “末将在。”

    “捧日军立刻出发,前往真定府,沿途凡有聚众谋反之人,一律镇压,有投降者,先行押入大牢,等本官亲自审判。”

    “末将遵命。”

    “二位将军如何称呼?”

    “末将龙卫军左厢都指挥使任福。”

    “末将龙卫军右厢都指挥使余靖”

    “两位将军立刻回营,通知将士们去延丰仓运粮,尽量多带粮草,我们明日开拔。”

    任福问道:“大人,运送粮草非我等之责。”

    张唐卿抬起头,问道:“你在质疑本官的决定?”

    “末将不敢,但末将认为,贸然让龙卫军操持运粮之事,末将怕……”

    “有不遵从者,军法处置,不必请示本官。”

    张唐卿所说之军法处置,可不是打几板子就完事,是真的要杀头啊。

    任福还要说话,被余靖拉住了,余靖摇了摇头,示意任福不要和张唐卿唱反调。

    两人出门后,余靖说道:“张唐卿此人虽然平时很好说话,但听说他在战场上杀伐果断,这时候,千万不要和他顶着来,否则……”

    任福打了个寒颤,好险好险。

    张唐卿没听到两人说什么,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一道道政令,从户部发了出去。

    冯元见到张唐卿忙的脚不沾地,也在旁边帮着张唐卿拾遗补缺。

    有了冯元的帮助,很多事情明显顺畅起来。

    尤其是度支副使明镐,更是把度支司节省下的钱粮,全部放在了张唐卿的桌案上,以供张唐卿取用。

    在大是大非面前,整个大宋朝廷的运转速度陡然间加速了不少,不再是以往你推我我退你的状态。

    张唐卿忙到半夜才回了家。

    张桂山要离京,和张唐卿前后脚。

    张桂山看出儿子心里不爽,笑着说道:“你老子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我是去繁华之地当官的,不是去受罪的。”

    “我知道,可还是有点舍不得。”

    张唐卿这话说的毫无违和感,可听在张桂山的耳朵里,却是张唐卿在向他撒娇。

    张桂山又好气又好笑。

    “扬州通判乃是张权,爹爹要是有了为难的事情,或者有拿不准的事情,可以去扬州问询张权的意见哈。”

    “瞎说,你爹我是泰州知州,如何要去问计一个通判?”

    “人家张权的品级和你一样高,别看不起人哈。”

    因为扬州乃是淮南东路治所所在地,加上淮南东路没有路一级的管理机构,所以扬州知州马仲甫还要负责监察淮南东路,是事实上的淮南东路一把手。

    张唐卿对马仲甫比较熟悉,还专门研究过马仲甫,因为马仲甫从知扬州,调到了青州,任京东东路转运使,在青州留下了不少墨宝,要在青州古街上混饭吃,青州的历史必须铭记于心。

    马仲甫此人名声不显,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他在京东东路转运使任上,唯一留下的功绩就是治理了一下阳河的水患问题。

    张权作为马仲甫的副手,权力自然比张桂山这个泰州知州大的多。

    “为父晓得了。”

    张唐卿一看张桂山这个样子,就知道张桂山没听进去。

    张唐卿看到父亲兴奋的样子,不好再耳提面命,只能嘱咐了一番晚娘周彩莲。

    对于兰子的去留,张唐卿觉得跟着父亲去泰州也不错。

    没想到,张桂山、周彩莲和王柔都要求兰子留在开封。

    “嘿,我说今天这是怎么了?以前兰子跟我进京,你们一个个的不同意,今天怎么又同意她留在开封呢?”

    三个人面面相觑。

    兰子羞的跑回自己的卧房,还把翠儿一块拉走了。

    “怎么了?我说错了什么吗?”

    张桂山本来挺兴奋的脸,瞬间变得有点不知所措。

    周彩莲拍了拍张唐辅的小屁股,“去洗漱吧,准备睡觉了。”

    等房间内只剩下了他们四个人,周彩莲才说道:“唐卿,兰子不小了。”

    “也不大啊,才十三岁而已,虚岁十四岁。”

    “要是生在普通人家,十四岁就能嫁人了。”

    “咱家可不兴这么早就嫁人,至少要等到十六周岁以后才行。”

    周彩莲和张桂山面面相觑。

    王柔紧张的双手绞着衣服,一会看看张唐卿的表情,一会看看张桂山的面色。

    “不管十几嫁人,可总要给她定下个好人家啊。”

    “这有何难?等兰子十六岁时,我亲自给她相看婆家。”

    张桂山终于抓住了张唐卿话里的漏洞,脸色一板,训斥道:“有我这个当爹的在,哪用得着你这个当哥哥的做主?”

    张唐卿赶紧承认错误,“是,是,儿子相差了,妹子的婚事不着急,不着急。”

    “可老夫着急了。”

    张唐卿忽然抬起头看着张桂山问道:“爹爹,你不会已经看好了人家吧?”

    “何止是看好了,亲事都定了。”

    厅堂内安静了。

    过了半晌,张唐卿茫然的问道:“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谁家?”

    “你出知银州的时候定的。你没在家。”

    “谁家?”

    “曹家。”

    “曹家?曹家有合适的人吗?我想想,好像没有和兰子同龄的男丁啊,难不成是庶出?庶出就庶出,咱家不看重门第。”

    “曹佾。”

    “谁?曹仪?胡闹,曹仪快和爹爹一般大了,再说了,曹仪有正妻好吧,难不成让兰子做妾?想都不要想。”

    因为佾和仪同音,张唐卿想当然的以为是曹仪,而不是曹佾。骑驴的大宋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