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在线阅读 - 548.袁毛矛盾

548.袁毛矛盾

    努尔哈赤死后,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四贝勒阿巴海在坐拥两红旗的代善父子的支持下,打败了努尔哈赤意属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登上了后金的汗位,年号天聪。

    探知阿巴海上位以及阿巴海提出的八王议政的后金政治新格局后,因为宁远“大捷”而晋升辽东巡抚的那位民科军事专家上疏明廷称:“八犬同牢,投之骨,必噬。臣正与经督及内臣谋其能往者。万一此道有济,贤于十万甲兵,且乘是以觇彼中虚实。”

    对于身为阉党中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的主张,内廷自然是不会拒绝的,于是便给了“悉听便宜行事”的回复,让他自己看着办。

    于是,天启六年十月,这位民科军事专家便派遣僧人李喇嘛、都司傅有爵等人前去沈阳吊唁努尔哈赤,同时祝贺阿巴海等临后金汗位,并表达了与后金议和的意愿。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民科军事专家跟明廷说的是,借吊唁之机,以若干纵横之士,在后金各位旗主之间制造矛盾,离间和分化后金权贵集团,根本没说要跟后金方面议和,因此从一开始,这件事就是民科军事专家的肆意妄为。

    然而,民科军事专家的用心一早就被后金方面觉察,正好,阿巴海此时也已经决意柿子捡软的捏的设想,准备先行出征朝鲜、排除侧翼威胁,因此出于敷衍和迷惑明廷的目的,对民科军事专家提出的议和设想,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当年十一月,阿巴海派遣方吉纳、温塔石等人跟随李喇嘛返回宁远,并给民科军事专家带去了一封亲笔书信,书信中说道:“顷停息干戈,遣使吊贺,来者以礼,故遣官陈谢。昔皇考往宁远时,曾致玺书言和,未获回答。如其修好,答书以实,勿事文饰。”

    这份书信透露了一个骇人的秘密,那就是宁远之战之所以虎头蛇尾,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努尔哈赤是准备跟大明议和的,而这件事,当时民科军事专家蓄意向明廷隐瞒了。

    为什么会隐瞒,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一旦把努尔哈赤意欲和平的消息报告给北京,势必会有人对宁远“大捷”的真相提出质疑,所以,为了自家的前程和形象,民科军事专家就只好对朝廷隐匿不报了。

    但问题是,要遮掩一个谎言,就必须再说无数个谎言,所以,当阿巴海旧话重提时,这位一向光伟正的民科军事专家便只能继续选择对朝廷隐瞒阿巴海的书信,这就错上加错了。

    民科军事专家自然也知道自己实际是拖延不了多久的,所以,他便与时任辽东总兵赵率教以及两位监军率军巡视锦州、大小凌河等地,且一反常态的建议大兴屯田,说什么“辽左之坏,虽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砲一策。今山海四城既新,当更修松山诸城,班军四万人,缺一不可”,但实际上还是他在宁远战前那套找替死鬼的打算,准备拿大明军民的血肉供后金饱飨,好让他最后凭坚城重炮独存----后金方面抢够了,自然就不会再愿意不惜代价的来夺取辽东巡抚进驻的宁远城了。

    在这位民科军事专家的考虑中,祭品当然是越多越好的,所以他除了向明廷要钱要人外,还把主意打到了东江镇的头上,再三向明廷提出东江移镇的要求----东江镇一个是比辽镇能打,这些年除了宁远一战外,辽东的战果都是东江镇打出来的,民科军事专家自然希望收拢东江镇来制约不能打、钱却没少要的辽镇将门;当然,也不排除,这样他就能把东江镇的战果算成是自己的鬼魅心思。

    然而,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坚决不同意民科军事专家的设想,毛文龙认为,一眼是死棋,两眼才是活棋,真要把东江镇移动到了辽西方向,就没有人牵制后金的侧翼了,失去牵制的后金更可以肆无忌惮的向辽西进攻,战略上是根本不可取的----其实也不排除,毛文龙看不上民科军事专家的指挥水平,以及不愿意移镇后与辽镇将门发生冲突的想法。

    但毛文龙的反对,显然惹恼了民科军事专家,于是,这位貌似伟光正的人物居然派人去挖东江镇的墙角,最终把一名副将、数千军兵挖到了辽镇麾下,创造了明代绝无仅有的军事“创新”,也正是由于民科军事专家这一挖角行为,导致了毛文龙与他的关系异常紧张,并为未来的悲剧预埋了伏笔,以至于后来有些人就认为,从天启六年这个冬天开始,民科军事专家就已经叛国了。

    当然,民科军事专家未必就在此时与后金方面达成了剪出东江镇,以利两国和议的约定,但就之后的事态演变来看,民科军事专家所作的一切,无不与后金方面保持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从而为大明的悲剧平添了更多的血色内容······

    “世子爷,”回到洛阳的谢友青向朱由崧报告道。“小琉球那边报告,希望能批准他们在农闲的时候修建沿河堤坝和灌溉水渠,以便必要时分洪排涝。”

    朱由崧反问道:“小琉球那边找到石灰山了吗?”

    谢友青答复道:“风期前派去的矿师已经找到了几处小型的石灰矿。”

    “那煤矿找到了吗?”

    “应该还在找,但可以先从福建购买一部分。”

    朱由崧想了想,扭头跟一边的李谙说道:“那就按计划,把水泥工场迁一半过去,不,迁三分之一的工匠过去,另外三分之一迁到安东那边,以方便向济州等处供应。”

    李谙应道:“是,奴婢稍后就安排下去。”

    朱由崧这才继续问谢友青道:“黑龙江、绥芬河、陡门江等地的商栈人员都接回来了吧?有没有统计过,什么东西卖的最好啊!”

    “统计过了。”谢友青报告道。“卖的最好的是铁锅、烈酒和烟草这三样,换回来的,主要是各种皮毛、人参、玛瑙······”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