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在线阅读 - 918.卢象昇战死

918.卢象昇战死

    崇祯十一年八月中皇太极派和硕成亲王岳托为扬武大将军,多罗安平贝勒杜度为副帅,统帅右翼军;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和硕肃亲王豪格、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副帅,统左翼军,两路清军号称12万人,共同进攻大明。

    当年九月二十二日,岳托部从密云北面的墙子岭一线,毁坏长城,破边墙入边,明军蓟镇总兵吴国俊率部阻击,激战一番后抵敌不足,一路溃退到密云。

    于是蓟辽总督吴阿衡亲自应敌,但由于准备太过不足,结果吴阿衡战死当场。

    岳托部势如破竹的同时,多尔衮部也于当年九月二十八日,于青山关一线毁边墙而入。

    随即,两部清军在北京郊区的通州一带会师,并因此对北京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面对清军的威胁,崇祯皇帝只能十万火急的诏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昇,携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等部入卫京师,并第三次赐予卢象昇尚方剑,由卢象昇督率各路勤王援兵。

    不过,鉴于清军前三次攻入京畿,都成功得手,各路明军根本奈何不了清军,因此对清军实力早已经心生畏惧的崇祯皇帝便有和议的意愿,在加上崇祯最信任的内阁大学士杨嗣昌一向鼓吹攘外必先安内,因此崇祯皇帝便暗示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与清廷展开秘密接触。

    但崇祯皇帝是个要面子的人,生怕“款虏”的事情泄漏后会影响他生前的统治和身后的名声,同时也考虑到如果能够给予清军必要的重创,更利于和谈的进行,因此当主战的卢象昇表示“陛下命臣为督师,臣只知有战而已”后,崇祯皇帝便又动摇了,所以便让卢象昇去跟杨嗣昌、高起潜商议具体的御敌方略。

    说起来也真是凑巧,卢象昇此时身负热孝、杨嗣昌也身负热孝、兵部尚书陈新甲的母亲也刚刚去世,原本也是应该丁忧的,甚至高起潜也有至亲过世,因此大明帝国在崇祯十一年的命运都交托到了一群披麻戴孝者的手中,实在是有些不详。.

    更可悲的是,这群主导大明帝国命运的大臣、大太监之间的意见还不一致----杨嗣昌坚决主和,陈新甲唯杨嗣昌之命是从,卢象昇坚决主战,而高起潜窥视崇祯皇帝的态度,也站在主和派一边----因此,卢象昇与杨嗣昌、高起潜的会面以不欢而散告终。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杨嗣昌的主和意见的确有合理的一面,但就当时而言,主战派却是大流,并且事关士大夫是否失节的大防,因此已经不能为父尽孝的卢象昇坚持为国尽忠也是合情合理的,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无非是战略出发点不同而已。

    但政治斗争从来与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无关,更多的是你死我活的党同伐异,因此既然话不投机,那么杨嗣昌和高起潜自然要拿卢象昇这只“鸡”来吓唬主战派这群“猴”的。

    因此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卢象昇身为兵部尚书,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可在杨嗣昌、高起潜的制约下,仅能指挥宣府、大同、山西三地兵马,不到2万人,甚至连他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天雄军,也被高起潜扣留着,指挥不动。

    这还不算,杨嗣昌提请崇祯皇帝任命陈新甲为宣大总督,结果,陈新甲一上任就从卢象昇手中分去一半的兵力,如此一来,卢象昇手上就只剩下不到1万兵马;但事情还没有完,稍后著名逃跑将军、大同总兵王朴又以回防大同为借口率兵离京而去,又带走了一半的兵力,至此堂堂督师,手中就只剩下数千兵马可用,简直可怜可悲可叹。

    而就在崇祯朝廷内部这种纷纷扰扰、毫无和气的状况中,多尔衮、岳托所率领的左右两翼清军在京郊通州会师后,再次分路向京畿腹地攻掠,结果良乡、涿州等军事要冲之地都遭到了攻击。

    到了当年十一月初的时候,清军攻至直隶中部的定州、高阳一带,致仕回乡荣养的孙承宗以76岁高龄率领家人和乡邻参与了高阳县城的防守,但由于高阳兵少城矮,因此坚守几日后,高阳被清军攻克了,不甘受辱的孙承宗随即在城破后自缢殉国,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也在高阳保卫战中相继战死······

    随着清军主力南下,卢象昇部也跟着南下御敌,双方数次交锋,互有杀伤。

    而手握重兵而又避敌怯战的高起潜不仅不配合夹击清军,反而屡次嘲讽、阻挠卢象升的作战行动,并向崇祯进谗言将战局不利的责任诬蔑到卢象升头上,致使卢象升多次遭到崇祯的严旨切责。

    如果不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薛国观在崇祯面前求情,卢象昇很可能重蹈袁崇焕当年火线入狱的覆辙----虽然两人的性质完全不同----饶是如此也落了一个被夺衔降职、罚以戴罪之身剿敌的处分,对此,已经悲愤到无语的卢象昇做出了战死沙场的决定。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卢象昇领兵进驻巨鹿的贾庄,此时,太监高起潜统帅关宁铁骑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卢象昇便派遣随军行动的兵部主事杨廷麟去联络高部,但高起潜对卢象昇合兵的建议理都不理。

    十二月十二日,卢象昇领兵至蒿水桥一线,被清军主力包围。

    卢象昇命虎大威护左翼,杨国柱护右翼,自领亲兵于中军架炮设弩,与清军决战,自当日辰时直战至当日未时,炮尽矢穷,但已经抱定不胜就殉国的卢象昇一直没有下令突围,只是命令各部与清军展开肉搏。

    卢部现有力量并非什么精锐,因此与清军精骑展开搏斗后,卢部士卒大多战死,见势不妙的虎大威便欲带着卢象昇冲出重围,但卢象昇按剑大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率亲兵跃马冲阵,最终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