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原定计划
富矿第806章原定计划 参加这次投产仪式的,除了东升集团、东升矿业、东升化学的人。 还有相关部门和沪上市的领导,长安、蓉城、盛京等几家飞机制造厂也来了人。 第一天开研讨会。 东升化学的专家先做报告,除了t300级碳纤维,还介绍了t700级碳纤维的研究进度。 东升重工介绍了他们的龙门式五轴自动铺丝机。 光有碳纤维还是不够的,碳纤维的应用也是一个难题。 自动铺丝机效率远高于人工铺丝,还可以节省大量材料,解决复杂曲面型构件——如飞机机身、尾锥以及型进气道等部件的整体制造问题。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之前这种设备被西班牙、美国、法国垄断,我们国家进口不了。 前世我们的民航大客机研发的时候,国内的碳纤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再加上是民用的客机,进口碳纤维也比较方便。 但是碳纤维买回来之后,却发现用不了,只能转回去用铝合金。 最终我们的客机推出的时候,机身复合材料比例,只有同期波音和空客的几分之一。 他们汇报结束后,国内各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们开始“畅所欲言”。 专家们讲的唾沫星子横飞,众人听的昏昏欲睡。 看着那些侃侃而谈的大专家、大教授们,杨东升忽然想问问他们,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谈? 当初研发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的影子? 杨东升看了一下强打精神的杨淼,“不喜欢的话,就出去玩会吧。” 杨淼摇了摇头。 第二天才是正式投产仪式。 各方领导和东升集团、东升矿业北方分公司、东升化学的主要管理人员一起剪了彩,然后参观生产线。 碳纤维的主要生产工艺之一就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原丝加热到400至1900度,对原丝进行碳化。 不过在碳化之前,还要预氧化。 生产碳纤维的原料pan也就是聚丙烯腈,熔点是317度,热分解温度只有230度,104度的时候还会玻璃化。 如果一开始就上400度碳化,碳纤维原丝直接就破碎、融化,甚至分解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通过预氧化先让原丝脱氢、氧化,内部发生环化反应。 聚丙烯腈锯齿形的线性链结构,逐渐转化为稳定的不易熔融的梯形六元环结构,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原丝才会进入炭化炉。 预氧化到最后阶段,达到300度的时候,这时的原丝看起来,已经跟碳没有区别了,然后原丝送入炭化炉。 经过400至1900度的碳化,进一步去除氮、氢、氧等元素后,此时的原丝也失去了差不多一半的重量,制得含碳量95左右的碳纤维原丝。 这时候的纤维强度已经非常大了,但是还不够,接下来还要对碳纤维原丝进行石墨化。 ….石墨的熔点高达3850度,在这个温度下,大部分物质都会气化。 不过碳纤维并不是纯石墨,熔点没有这么高。 碳纤维原丝会放入密封装置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一步加热到2500至3000度,并不断地施加压力。 这一步不但能进一步去除所含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纯碳。 还能促进纤维中的结晶碳往石墨晶体转变,将其与纤维轴方向的夹角缩小,有效提高碳纤维的弹性模量。 这也是东丽使用高强度碳纤维,生产高模量碳纤维的方法之一。 各个厂商、研究机构的代表从头到尾都瞪大眼睛,看着每一步的技术要点——预氧化的起始温度,温度提升的速度,预氧化的时间…… 这些可都是核心技术。 参观结束,众人都很兴奋。 看着这些人跃跃欲试的样子,杨东升也很高兴。 刚回到办公室,李主任就报告,就在刚才的二十几分钟里,就有五家单位向他打听,是否可以向东升化学单独买一些碳纤维原丝? 还有单位想跟他们成立合资企业,一起生产碳纤维。 杨东升拿起电话,跟东升矿业北方分公司的赵副总打过去,“你按照原定计划去跟他们谈吧!” 放下电话后,杨东升看向杨淼,“看懂了吗?” “嗯!”杨淼点点头。 大规模出售原丝,合作生产碳纤维,本来就是杨东升的计划,否则他也不会带着那些人把预氧化、碳化、石墨化等步骤详细看一遍。 东升化学的更多原丝生产线,已经在建设中了,仅一期工程就可以生产2000吨原丝。 在碳纤维生产中,原丝的成本占整个碳纤维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也是碳纤维生产中最难的一步。 杨东升刚才根本没带那些人看。 从一开始,他的计划就是彷照东升重工的模式。 他们只生产部分碳纤维,然后大量出售原丝,聚集一堆企业围绕他们做需要高额投资的下游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出售预氧化炉、炭化炉、铺丝机等设备。 这个市场就算他们不做,东丽也肯定会做。 前世中国量产t300级碳纤维后,东丽不但向中国倾销t300碳纤维,还向中国大量倾销原丝。 国内一下子涌现出了一大堆没有原丝生产能力的碳纤维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在耗费巨资建立了生产线后,才发现利润都让东丽赚了,他们生产的碳纤维很多还不合格。 这个市场与其让日本人做,不如他们自己。 而且东丽一旦倾销碳纤维后,他们也需要盟友,分担东丽的压力。 李主任汇报完之后,放下了一本书。 “这是什么?”杨东升一愣。 “这是最近出的一本关于钢铁老板奋斗的小说,很受好评!”李主任道, “是吗?”杨东升拿起书,随便翻了几页,就乐了。 都九十年代末了,还找美国人买轧钢机?还说是世界最先进的。 杨东升一开始还以为是个圈套,最后发现竟然不是。 九十年代买轧钢设备,最起码写成德国人、日本人吧。 还有这个让别人5000万就承包下一个年产百万吨的钢铁厂是什么意思?主角背后的“高人”还把这事做成了一个坑人的局。 写书这人知道九十年代一个年产百万吨的钢铁厂有多赚钱吗? 喜欢富矿 . 总是觉得累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总是觉得累的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