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雄霸海外在线阅读 - 第1171节 改革时代之漕运改海运

第1171节 改革时代之漕运改海运

    那马士英在东南国深受教诲,知道东南国以经济为先,“福利”为辅,以什么猪的屁论英雄,越高越好,高的就是大英雄,否则就是前明官员的嘴炮专家。

    既然如此,他就懂得有的放矢。

    在东南国,他被当成了重要阁臣来培养,在各部转职,清楚各部业务,对于如何发展经济。

    而次辅杨天生则是东南国王后杨莺儿之父,以海商做掩护,兼职海盗,待他女婿得国后,杨天生摇身一变,洗白了当起大官,先任职建设部,负责基建工程,先后历任经济部,主管经济发展,又转到福利卫生部,对于改善民众生活深有体会,业务纯熟!

    王侯将相岂有种乎,他认真任职,力图青史留名。

    他很勤奋,懂得抓住这个机会!

    两人搭档,一主内一跑外,竭力把国民经济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姚明恭执政是守成和稳定,那么马士英-杨天生执政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改革阶段。

    漕运改海运!

    漕运,是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内陆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是指由南向北,通过京杭大运河运送官粮、军粮以及重要的大宗物资到达封建王朝统治中心北京的系统性工程,包括开发运河、制造船只、征收官粮、军粮等。

    漕运萌芽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明代漕运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明朝对漕政管理极为重视,建立了从朝廷到州县的管理机构,“行漕法规”也得到健全和完善,产生了支运、兑运和直达制度。

    通过漕运,把南方丰富的物资运往北方,尤其是帝都,从而稳定了北方的统治。

    新明以来,虽然京师南移,但是明朝在北方边境用兵、建设,进入东北大地搞开发,需要的物资不减反增,甚至超过了北京帝都时期。

    但是漕运的麻烦多多,一曰淤塞,黄河水患频繁,泥河滚滚涌入大运河,漕运船只将被困住,不能按时到达京城,此时粮价就会飞涨,影响很坏;二曰“浮收”。在漕运过程中,损耗在所难免。官府不愿承担,便将其摊派给百姓。有时,征粮官在规定数外直接多收40%——50%,民众不满,'闹漕'事件不断;三曰“缺钱”,漕粮开拔,需要兵丁押船护送。官府支付的全程运费只有每船200两,标准多年不变,而物价上涨很快,差旅费不足的兵丁们只好向沿途官府摊派,并将这笔钱最终转嫁给老百姓;四曰既得利益者,漕运开通,从官到民,都靠水吃水,固然官员赚大钱,小民也得靠这条漕运度日,他们人数不少,形成了一个坚定的利益集团……

    漕运不利,南方的粮食要历尽艰险,旷日持久,从苏杭运到京城。各省每年解送进京的漕粮日渐减少,仓储积存日渐空虚。京师地区的粮食供应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

    历代明朝皇帝对于漕运的麻烦心知肚明,在永乐年间,曾经尝试漕运改为海运,利用海船把物资从南方运到北方,收到良好的效果。

    明朝开国至永乐年间,海运一直是南粮北调的重要手段,奈何阻力非常大!

    单是利益集团涉及到的就有官员、兵丁、商人、漕帮、船民等等不下百万之众,想要海运,得先把这百万民众搞定再说!

    他们还有官员为他们张目,反对海运,理由有四:风大浪急、海盗出没、粮食易霉、成本较高。

    大多数是胡说八道,如说海运成本高,实际上海船一条顶俩是小事,大的海船一条顶上百条漕船,所需要人手很少。

    关键是海运多能顺畅抵达,而漕运只要河道堵塞,那漕船过不来,京城陷入饥馑。

    至于粮食易霉,这个也好说,只要做好包装,就能够有效地抵御发霉,还有风大浪急,海上年年都有商船往来,有船毁人亡的事,运河里也多有险阻,历年都有船只遇险沉没,船夫家破人亡,岂能只是海运有危险,漕运就没事?

    海盗出没?!

    以前确实是大问题,现在嘛,也不看看,东南国就是海盗建立的国度!

    漕运改海运是一项既定方针,姚明恭执政数年,已经为废除漕运作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与准备,推行这项改革是水到渠成。

    改革最大阻力是利益集团,为此,首先对付官员,马士英使用雷霆手段,把那些海运并不热衷的中央有关官员与相关的地方官员全部调走。

    例如户部郎中葛世振,明崇祯十三年的进士榜上的探马郎,以文词巨丽,又经世而出众,其上奏兵饷之事,称“增兵不如练兵,加饷不如清饷”之语,极得帝心,崇祯皇帝曾将其名书列于御屏,后葛世振请假省亲告归,甲申变后,葛入南京出仕,其管理财政是有二把刷子,但坚决反对漕运改海运,结果去职。

    又有地方大员袁枢,为浙江巡抚,其父乃大明故兵部尚书袁可立,素有才干,还是东南国的坚定拥趸,影响力很大。

    但他不同意走海运,结果被调往中央任职,被搬走了。

    诸多官员逐一过关,次辅杨天生亲到杭州主持会议,逼着各路官员表态,不从者尽皆调任。

    作为政治靠山的官员们一去,民众就好办了许多,部分的漕运人员转为海运助力,负责仓储、搬运等工作。

    杨天生大兴基建,修路、修桥、修水坝、兴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吸收大量漕运人口!

    这方面他是老手,驾轻就熟,在漕运一线的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基建建设。

    如此民众去了打工,有了出路,就不怕民变了。

    还有移民!

    中国人虽有“故土难移”的习俗,但也得看清楚,在漕运地区的移民,到东北给地一百亩一户四口人,到东南国的给地五十亩一丁,还有安家费十个银元,土地可以传之子孙!

    不得不说,土地的诱惑力巨大!zWWx.org

    适时在民众中开展“开枝散叶”的宣传,民众移民踊跃。

    海运的时机成熟,于公元1653年正月,杨天生亲莅上海,部先后,申号令,各州、县剥运之米,鱼贯而至,鳞次而兑,浃旬得百六十余万以大舟二百余启运。

    他告祭风神、海神、天后,集长年三老,犒酒食银牌而遣之。

    可谓万艘讙嘑江澄海明,旌旗飙动鼋龙踊跃。

    二月底,海运船队顺利抵达天津。

    从此,海运正式成为了南粮北调的手段,而漕运于次年停止!比萨饼的大明之雄霸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