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科幻小说 - 历史遗忘的角落在线阅读 - 第三章 南燕、北燕慕容氏的乱世挣扎

第三章 南燕、北燕慕容氏的乱世挣扎

    第三章南燕、北燕—慕容氏的乱世挣扎

    擎天一柱慕容垂倒下,后燕陷入内乱。慕容鲜卑贵族你杀我、我杀你的持续了好长时间,过程既无趣又没营养,对此老王本不想多费笔墨。但是,因为后燕末期曾与将端午节抢注为自己民族节日的大x某国发生过某种联系,实在是有必要借机介绍介绍该国的由来,所以不得不再写写后燕末期的乱局。

    慕容垂死后,因嫡长子慕容令早先已死于前秦丞相王猛的“金刀计”,396年6月,太子慕容宝继位。

    慕容宝御座屁股还没坐热,强敌来了。

    396年8月,北魏国主拓跋珪亲率40万大军来犯。9月,魏军攻克后燕的并州(山西太原);10月,魏军西出井陉关(河北井陉),直逼中山。

    北魏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后燕守军多半望风而逃,只剩下邺城、信都(河北冀县)和中山城闭门固守。

    11月,拓跋珪亲自督军围攻中山,数日不下,后改变策略,放弃中山,先攻邺城和信都。

    在北魏的打击下,慕容垂死后缺乏雄主领导的后燕,开始陷入内乱。

    鲜卑政权很有意思,一遇困难就想回老家--龙城。397年2月,慕容宝率军北返龙城。397年7月,中山城破。

    姜确实还是老的辣。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宝的叔叔慕容德镇守邺城,大败北魏军,并派人去龙城请侄子慕容宝回邺城主政。

    398年2月,慕容宝决定接受叔叔的盛情邀请,由太子慕容策镇守龙城,自己率军回南方。

    好不容易回了老家,如今再去中原挨刀,我们不去。途中,部将段速骨、宋赤眉等人,宁愿留在东北打猎放羊,也不愿再南下征战争取所谓的荣华富贵,在乙连(似在辽宁建昌附近)发动兵变,拥立慕容崇为主。南下大军纷纷溃散。

    慕容宝却雄心不改,他继续率儿子慕容盛、慕容腾等少数轻骑南下。很快,在龙城的尚书、慕容宝的舅姥爷、慕容盛的岳父兰汗平定了叛乱,杀死了叛军头目段速骨、宋赤眉等人,废掉慕容崇,拥立太子慕容策为主。

    实际上已不是后燕皇帝的慕容宝,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率军往南走。到了邺城近郊后,才得知邺城已经失守。邺城守将、请自己回邺城主政的慕容德,已经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建元称帝,建立了南燕。

    受慕容德之邀,冒险搞了次长途旅行的慕容宝无处容身,只得掉头返回龙城。到距龙城40里处,自己亲家兰汗的外邸索莫汗陉时,被兰汗的弟弟兰难(又称加难)干掉。随后,兰汗又干掉太子慕容策,于398年4月建元称帝,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昌黎王,改元青龙。

    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在外得知城中有变,径直入城奔丧。

    不怕死吗?怕,怕也得冒次险,万一能活下来,可忍辱负重,报仇、夺位。慕容盛有些底气,因为,他是兰汗的女婿。

    慕容盛先做通老婆兰氏的工作,兰氏跑到母亲乙氏处,嚎啕一阵,为丈夫求情。乙氏心疼闺女,带着闺女找到兰汗,二人苦苦哀求。兰汗见妻女宛转哀鸣,不由得心肠软活、化刚为柔。

    慕容盛活下来了,兰汗就活不了了。

    398年7月,慕容盛使用离间计,使兰汗兄弟自相残杀,后又将老丈人兰汗及其亲属子嗣尽数诛杀。

    10月,慕容盛即皇帝位,改年号为长乐,尊嫡母段氏为皇太后。

    妻子兰氏,虽有救命之恩,但其父毕竟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兰氏未被立为皇后,仍号为妃。

    救了丈夫,换来了父母叔伯兄弟被团灭,自己还被嫌弃,中国古代是雄性你争我抢的时代,女人的命运,只不过如大江中漂浮的草芥。好在慕容盛也算有点情义,感念兰氏的救命之恩,也没再立皇后。

    兰氏虽然被嫌弃,好在还在宫中活着。慕容家另外有个女人的命运,更令人唏嘘。

    400年,慕容盛生母段氏病故,慕容盛尊伯母丁氏为皇太后,同时立慕容定为太子。

    伯母?对。丁太后的丈夫叫慕容全,慕容垂的嫡长子,论辈分是慕容盛的伯母。认真读完本书的人肯定疑惑,慕容垂的嫡长子,不是中了王猛金刀计的慕容令吗?对,慕容全就是慕容令,慕容全是《晋书》中慕容令的名字。

    369年,慕容垂带着一家老小逃亡前秦,丁氏与丈夫慕容令也在逃亡的队伍中。

    第二年,前秦伐燕,慕容令也被前秦宰相王猛召入队伍,出任参军,作为向导。伐燕用燕人作向导,这一请求很正常。慕容令走后,丁氏日夜思念远在故国前线的丈夫。

    一天夜里,丁氏在辗转反侧中迷糊入睡,突然被院子里噪杂的声音惊醒。懵懵间,婆婆段氏跑了过来:赶紧穿衣走!

    丁氏慌忙穿衣,来不及收拾金银细软,随手抓了几件衣服就跟着婆婆上了马车。

    路上,婆婆段氏才告诉她:令儿(慕容令)在前线临阵叛逃前燕,王爷(慕容垂)怕受牵连,不得不连夜逃离。

    丁氏脑袋嗡的一下子,天旋地转,她怎么也不会相信丈夫放着前秦的礼遇生活不过,抛下父母娇妻幼儿一个人叛逃。

    没错,这就是慕容令中了王猛“金刀计”后慕容家的情形。

    丈夫虽然生死不明,所幸前秦的追兵将慕容垂一家押回长安后,大秦天王苻坚并没有为难他们,丁氏心里稍安。

    可丈夫的死讯还是传到了长安。苻坚灭前燕后,关中的鲜卑人越聚越多,王猛等人对他们虎视眈眈,数次进言苻坚诛杀诸鲜卑。好在苻坚并未听从,令他们几次逃过劫难。

    在此境遇下,公爹慕容垂都夹着尾巴做人,何况一个顶着叛徒媳妇罪名的寡妇?丁氏只能挽起高簪,夜里守着青灯,白天尽力侍奉公婆,并与婆婆一起承担起管束教养慕容垂幼子和孙子们的重任。

    自己没有孩子,对这些幼子、幼孙,丁氏却渐渐怀有一种为人母的复杂感情。有两个孩子深受她的喜欢,一个是侄子慕容盛(慕容垂的孙子),一个是最小的小叔子慕容熙(慕容垂的儿子)。

    慕容盛对丁氏是极其尊重的。400年,慕容盛生母段氏病故,慕容盛尊伯母丁氏为皇太后,同时立慕容定为太子。

    401年8月,慕容盛在兵变中被其表弟、慕容盛生母之侄、前将军段矶所杀。

    慕容盛死后,太子慕容定年幼,大臣们想立慕容宝第四子、平原公慕容元为帝。但是,皇太后丁氏,却立了慕容垂的小儿子、自己的小叔子慕容熙为帝。

    仅仅因为抚养种产生的母性使然?没那么简单。

    老公公慕容垂生下小儿子慕容熙时,丁氏已守寡15年(370年至385年),年近不惑之年,幼小的小叔子成了丁氏打发闲暇时光的最好的寄托。398年慕容盛继位后,丁氏迎来了春天,丈夫慕容令被追封为献庄帝,自己也成了献庄太后。

    小叔子慕容熙也慢慢长大了,14岁,完美继承了慕容家的美男子基因,丰神俊朗、英姿勃发,去后宫觐见皇太后,如儿时一样拱在嫂子的被窝里睡觉。

    可以想象,被一个如此英挺的美少年抱在被窝里,对一个守寡28年的女人杀伤力得有多大。丁太后双颊红似火炭,心如疾鼓,当即沦陷。之后,丁氏彻底放开了自己的禁忌,不断在颤栗中迎接久旱逢甘霖般的春天。

    如今,慕容盛被杀,面临接班人的选择问题,身为太后的丁氏连夜密召小情人慕容熙进宫。就这样,慕容熙力压慕容盛的弟弟慕容元,顺利登基。

    慕容熙继位后,称大燕天王,改元光始。立即下令捕杀了段矶等人,并夷其三族。次日,又以“涉嫌”之罪将慕容元赐死,消除了一个对帝位的觊觎者。

    因荷尔蒙结盟,注定不会长久,帝王怎会缺女人?何况丁氏已经是快到停水停电年龄的中老年妇女,连徐娘也算不上了。

    很快,慕容熙就有了新欢--中山尹苻漠的两个女儿绒娥和训英,有了这两个满脸胶原蛋白的美人,丁氏的卧室,再也没见过慕容熙年轻的躯体。

    女人,特别是长年守寡的女人,一旦感情有了寄托,而这个寄托突然被抽走,绝望之下产生的破坏力是异常恐怖的。丁太后召见娘家侄子丁信等人,拟废掉慕容熙。

    慕容熙听到风声后,对待老情人,干净利落:赐死。

    402年,丁氏看着17岁依然风神俊朗的小叔子,哀怨无限:你这个薄情寡幸的人,寡嫂我苦心扶你上位,你现在却要我的命。

    慕容熙冷冷的看了丁氏一眼,拂袖而去。丁氏万念俱灰,抓起毒酒一饮而尽。

    一个14岁的俊美少年,在群芳云集的皇宫,能爱上一个年过不惑甚至近知天命之年的老妇人吗?明宪宗朱见深爱上大17岁的万贵妃已经够突兀了,但那是18岁的青年对35岁的少妇,尚能理解。女大男30岁呢?

    这真是,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三十送江山。

    细究俩人私情产生的时间,非常耐人寻味--丁氏荣登太后之位时。

    什么是毒?一个14岁的孩子,就知道用年轻的躯体向一老媪换取富贵,而且还是以神圣爱情的名义,这就是最大的毒。

    慕容家的爱恨情仇、打打杀杀,读都读的令人腻烦,到此先告一段落。再来看看一段五胡十六国时代的烽火戏诸侯。

    绒娥和训英均是绝世美女,慕容熙对二人爱至成痴。

    403年12月,训英被立为皇后,绒娥被封为昭仪。训英是妹妹,绒娥是姐姐。看样,慕容熙是按颜值给姐妹俩安排的职称。姐姐绒娥为此郁结,病倒了。

    龙城一个叫王荣的人自吹能治苻昭仪的病,被慕容熙请到宫中。不料,绒娥吃了几副药后就香消玉殒。

    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儿!慕容熙盛怒之下,把王荣拉出去肢解焚尸。

    绒娥死后,慕容熙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训英身上,对其爱的如痴如醉。苻训英皇后有个特别的爱好--旅游,经常拉慕容熙到宫外去玩。

    404年11月,苻皇后和慕容熙在护卫陪同护卫下出游,北登白鹿山(今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东越青岭(今辽宁义县东北),南临沧海。

    东北地区十一二月份的气候是个什么概念,相信身处东北或去过东北的人都能感同身受。这次出游,不亚于德爷(英国退役陆军上尉埃德)的荒野求生,踏遍深山老林、荒野深沟,数千人被野兽吃掉或被直接冻死。苻皇后却仍感到不够刺激,她,还想看个更刺激的。

    想看刀光剑影,马嘶人吼,断肢残臂,血肉横飞。

    打谁呢?当时后燕南部的北魏实力强劲,不敢轻易去惹,苻美人把目光瞄向了离龙城最近的一个异族政权。

    高句丽。

    高句丽怎么来的呢?

    古时,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共有四个古族系:

    一是,东北南部的古商族系,属汉族;

    二是,东北西部的东胡族系。鲜卑、柔然都是东胡族系,其中柔然人一部分化为契丹人,一部分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室韦人,即蒙古人的祖先。

    三是,东北东部的肃慎族系。肃慎在汉魏称挹娄,北朝时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其后的女真族和满族皆出于此;

    四是东北中部的濊貊族系。

    濊貊族,主体在夏商时本居于山东半岛,属东夷民族。周灭商时,濊貊族被周所迫向东北迁徙,并以松嫩平原为中心定居下来,最南端在长城以北,与燕国为邻,东北部在辽河以东,与肃慎族相接。

    这算是山东人最早的一次闯关东吧。明明风软雨柔的江南更繁华更富足,山东人却偏偏爱北上寒凉的东北,不止一次的闯关东谋生,这点值得方家们研究,老王不在此多说了。我们在来说高句丽。

    濊貊族的一个分支扶余族,首领解慕漱公元前239年建立起了北扶余国。

    "前汉书宣帝神爵三年壬戌四月八日,天帝降于讫升骨城(在大辽医州界),乘五龙车,立都称王,国号北扶余,自称名解慕漱。生子名扶娄,以解为氏焉。王后因上帝之命,移都于东扶余。东明帝继北扶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州,为卒本扶余,即高句丽之始祖"。

    这段记载,来源于一本史书--《三国遗事》。三国?别误会,该史书不是中国的,而是朝鲜的。

    公元前195年,解慕漱传位给他的儿子慕漱离。公元前170年,慕漱离去世后,其子高奚斯成为北扶余第三任君主。公元前121年,高奚斯去世后,其长子高于娄继位。公元前86年,高于娄的兄弟解夫娄继承北扶余王位。解夫娄执政后不久,高豆莫与其争权,解夫娄失败,逃到迦叶原,建立了东扶余。

    高豆莫成为北扶余第五代君主,改北扶余名称为卒本扶余。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到今辽宁本溪桓仁地区,建立了高句丽国。

    这样,原北扶余王子朱蒙,就成了高句丽第一代国王。

    高句丽扩张成性,国土横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部分地区,其居民主要是濊貊族人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了些靺鞨人(肃慎族系),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三韩人是什么概念呢?先来看朝鲜半岛的历史。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联合土著居民建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战国时,燕国在全盛时期,国力曾一度进入朝鲜半岛。“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部将卫满带千余名亡命者进入朝鲜半岛。

    之后,卫满召集战国时齐国和燕国到朝鲜半岛的亡命者,组成军队,推翻了箕子朝鲜,卫满即位,史称“卫满朝鲜”,区域主要是在朝鲜半岛北部及中国东北的一部分地区。

    汉武帝有感卫满朝鲜对汉朝的威胁愈来愈大,派军于公元前109年远征朝鲜半岛,并于第二年灭亡卫满朝鲜。随后,把卫满朝鲜的国土分为四郡,分别为:乐浪郡(约在今朝鲜平安南道)、玄菟郡(约在今朝鲜咸镜道)、真番郡(约在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郡(约在今朝鲜江原道)。

    当时,朝鲜半岛北部和目前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分布着扶余国,高句丽,沃沮,东濊和其它小国家。由于受到当地扶余系人的反击,真番、临屯二郡很快瓦解,玄菟郡也被转移到辽东。

    与此同时,高句丽逐步融合了其周边国家,于公元313年吞并了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404年吞并辽东,427年迁都平壤。

    箕子朝鲜的准王(箕准)被卫满击败后,逃往朝鲜半岛中南部,建辰国,并自称韩王,都城在汉江之南。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之间曾与卫满朝鲜长期共存。卫满朝鲜灭亡后,辰国这个词从典籍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三韩。

    “韩”在韩语中是“伟大”或“领袖”的意思,与“可汗”同意,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韩三个部落。

    公元前18年,高句丽建立者朱蒙的两个儿子,因继承问题逃离王国到马韩,大致在今汉城(首尔)的位置,建立了百济王国,并逐步将马韩取替。

    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弁韩被伽倻所吸收,伽倻后来又与新罗融合,新罗的都城金城,今属韩国庆州。

    综上,经过多次变动整合,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朝鲜半岛整合成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

    新罗、百济由朝鲜半岛中南部原居民组成,而高句丽的人员组成最复杂,有濊貊族人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了些靺鞨人,及三韩人,甚至有些汉人。

    公元660年和668年,唐朝联合新罗,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结束了朝鲜半岛三国时代。

    纵观朝鲜半岛历史,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大x某国的某些史学家们,是怎么得出大半个中国曾经都是他们的结论。唯一能说的通的是,高句丽国中的一些人是靺鞨族,而靺鞨族人是满族的先祖,满族后统一中国建立大清王朝。

    但靺鞨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充其量,是朝鲜人的亲戚而已。

    扯了这么多再回过头来说后燕的苻皇后。苻皇后为求刺激,唆使慕容熙攻打高句丽。

    405年1月,后燕慕容熙出兵攻击高句丽辽东城,由于高句丽防守严密,未得逞后撤兵。苻皇后大失所望。405年年底,又鼓动慕容熙攻击契丹。

    406年1月,后燕大军到达径北(今北京良乡)。慕容熙看着自己士气低落的军队,再想想契丹兵强马壮,信心不足,准备撤军。

    苻美人不高兴了:堂堂国君,即使你怕契丹,也不必原道返回嘛。去年,我们没能到辽东大城转上一圈,这次,为什么不到高句丽的其它地方转转呢?!

    被心爱的女人说无能,最能刺激男人的逆反心理和表现欲。为驳美人一笑,慕容熙下令:大军扔掉全部辎重,轻骑袭击高句丽。

    高句丽,中原王朝备战多年征讨都不一定能成,何况是一支以游玩为目的的旅游团拍脑瓜子的临时起意。结果,慕容熙还是寸土未取,被迫回到龙城。

    407年4月,苻皇后在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之后,带着慕容熙对她变态的爱,离开了人世。心爱女人去世,比丧考妣还严重,慕容熙火速通知,后燕从公卿到一般平民,全部出工提供义务劳动,只干一件事儿。

    给苻皇后建墓。

    此墓叫徽平陵,周长达几里。3个月后,陵墓竣工,开始为苻皇后送葬。送葬还不算,还得有人殉葬。

    人之所对封建王朝进行抨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封建统治者眼里,百姓猪狗不如。以人殉葬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此项残忍的制度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彼时人殉制度非常普遍,普遍到什么程度?不光帝王将相,甚至平民百姓家里也效仿,丈夫死了后由妻子殉葬。

    殉葬传统的由来,归咎于原始社会的死亡崇拜。那时候的人认为,人死了之后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生活,所以要把活着的时候拥有的一切都带到死后的世界中,继续享用。这个逻辑当然操蛋,最操蛋的是,如果你是一个贵族而生前皇帝对你恩宠赏赐有加,是你一直抱着的大腿,你死后把皇帝也带到地下继续享受恩赐试试?所以,这种逻辑就是压迫欺负弱者的。刚开始是奴隶,后来是妻妾妃嫔,还有一些殉葬者,更魔幻。

    某次,秦国国君秦穆公宴请群臣,君臣们个个喝的晕头转向时,秦穆公突然发出灵魂拷问:大家愿不愿意给寡人殉葬?

    找死的事儿谁干?还真有人干,而且不止一个,一下子跳出来三个大臣,愿意陪秦穆公一起死。

    这三哥们儿估计是喝高了,但秦穆公可不管,领盒饭时把这哥仨一起带走了。

    人殉制度毕竟过于残忍,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被摒弃,譬如始皇帝老嬴就用兵马俑来替代真人,到宋朝时,人殉基本很少出现了。但是,也有例外,宋高宗赵构这个准阉人(被金军搜捕吓成了性无能)却带了两个才人陪葬。到元朝时,人殉制度死灰复燃,始作俑者是元朝前的成吉思汗这个人屠。而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有些良心发现,没拉妃子殉葬。

    终于翻过了屠杀起家的蒙古人这一页,到了汉文化复兴的明朝,人殉制度应该会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吧?

    图样图森破。汉文化再复兴,抵不过朱元璋这个鸟人的残忍,他他首开明代人殉恶例,而且是用了46名妃嫔宫女为其殉葬。其次子秦王也以两名王妃殉葬,直至明英宗时,明代王室才消灭了人殉制度。所以当年明月曾说,朱元璋父子是没人性的,老王非常赞同。

    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死后均有人殉,直至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才以诏令形式正式明令废止了这项极端残忍、丧失人性的制度。

    这次,挚爱的苻美人死了,慕容熙也为其选择实行人殉,殉葬者选谁呢?得选择个亲近的人,否则怎能表达对这个美人变态的爱?慕容熙思考再三,选择了自己的嫂子张氏,活埋到地下去陪自己的苻皇后继续拉呱聊天去了。

    出殡时,又遇到了一个大问题。灵车制造的太高大,皇宫门无法出去。这能难倒为爱已痴狂的慕容熙?他直接下令,拆掉大门,让车通过。

    在中国风水学中,大门是重要的风水物,有诸多讲究和禁忌。如,家中有孕妇,一般都禁止拆大门和安门,因风水学上有胎神占门之说,动门容易动到胎气。

    大门属于纯阳之气,厕所属于污湿的独阴之气,二门不可相冲,否则将导致阴阳不协调,为破财之格局。如果已建成这样,要在厕所门挂一珠帘化解。

    厨房属于安放炉灶的燥火之气,厨房门也不能与厕所门相冲,否则会交成水火未济之格局,主人运气不顺,还会招惹疾病,化解方法,也是在厕所或厨房门上挂珠帘。

    大门正冲房门,主房内住的人运气反复,多官灾是非。化解方法是在大门冲房门之间摆放一个柜子或茶几之类的。

    而慕容熙为了过灵车,直接把都城大门拆了。自毁家门,灭国的前兆。果然,慕容熙出城为皇后送葬时,有个人也在暗暗为他准备葬礼。

    此人叫冯跋,原后燕的中卫将军,因与慕容熙有矛盾,慕容熙称帝后被通缉。冯跋和其弟弟逃到深山中躲祸,趁这次慕容熙出城为皇后送葬,兄弟二人秘密潜回了龙城。

    冯跋先找了他的好朋友、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慕容云,高句丽人,本姓高。

    冯跋成功的说服了慕容云,二人调动了五千士兵,关闭了龙城所有的城门。次日,慕容云在冯跋的拥戴下即天王位,恢复了高姓。没过几天,慕容熙被高云抓住后处死,追随爱人苻皇后的香魂而去了。

    后燕灭亡。

    409年10月,高云宠臣离班杀高云,冯跋又杀离班,自称燕天王,都龙城,史称北燕。

    值得一提的是,冯跋是汉人。

    430年9月,冯跋病死,其弟冯弘杀冯跋诸子自立。时北魏连年进攻,掠徙北燕民户,436年4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5月,冯弘向高句丽求助,在高句丽大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高句丽。两年后冯弘被高句丽所杀。北魏军兵不血刃占领龙城,北燕亡。

    冯跋有个儿子冯业,南迁投奔江南的刘宋王朝,开启了岭南冀州长乐冯氏的历史。

    冯弘的孙女,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她就是北魏王朝大名鼎鼎的冯太后,这点后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