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历代王朝更迭在线阅读 - 第152章赵氏最后的辉煌

第152章赵氏最后的辉煌

    墨子在《墨子·非乐篇》中说道:“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诚然,饥饿的人没有食物可以吃,寒冷的人没有衣物可以穿,劳动者受着剥削,日夜不得休息。这些是百姓心中恐惧的事情。但是在战国时期,最大的恐惧并不是来自这些,而是来自战争。

    战争双方的参战部队数量和最后的伤亡数量,比起春秋时期大了许多倍,以白起为例,数次战争下来,敌军就有了160万的伤亡,足见战争给当时人们带来了多大的阴影。

    仅仅长平一战,赵国即有50万将士长埋黄土。赵国军队经历如此巨变,能够参战的部队已经不多,以至于后来的邯郸之战,赵国老弱残兵仅仅20万人马,还是多亏了廉颇的坚壁清野政策,才得以凑齐。

    当时的赵国军队,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赵国旧都晋阳的守军,主要负责包围秦军右翼,总共有7万人马,如果赵国有实力,大可以通过晋阳军队进攻秦国的侧翼,同时也是拱卫赵国北方的重要门户。第二部分则是赵括屯留在中牟的3万守军,可以通过这支部队抵御强秦军队入侵赵国邯郸的左翼,同时又可以防备魏国趁火打劫。第三部分则是防备匈奴和燕国的代郡守军,常备军力约合5万人马,这支部队的灵活性很大,在战时可以扩编为10万人马。第四部分军队自然是赵国军队的重中之重,这支军队还可以具体地划分为武安守军和武城守军,兵力总数可达10万人马。

    廉颇凭借20万老弱残兵,能够抵挡住秦军45万精锐之师的连番攻击,除了廉颇战略得当,邯郸赵国人破釜沉舟、众志成城以及魏国、楚国的支援之外,邯郸本身防御设施的坚固和完备,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众所周知,当时的邯郸是战事最为频繁的城市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让赵国不得不加强防御,让其成为当时最为坚固的城池之一。

    但是,秦军毕竟太强大了,又是携胜利之威而来,在气势上可谓一往无前。赵国在这一过程中,也数次面临危急,这一切,如果没有廉颇等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精彩指挥,或者没有赵国上下特别是赵军的舍生忘死,这种危急是不可能一一化解的,赵国人也在这一战争中,显示了他们别具一格的人文气质,非战之时其乐融融,必战之时则是坚强不屈,他们的血气阳刚,他们的精神昂扬都表现了出来。

    邯郸之战的胜利,与其说是廉颇指挥有道;或者说是赵军的胜利、联盟大军的胜利,不如说是赵国百姓的胜利。无可厚非的是,当时赵国平民为保卫邯郸,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以城免”,就显示了邯郸之战的悲壮和惨烈。

    如果不是大势所趋,加上秦国在制度上已经远远地走到了东方六国的前面,赵国凭借其尚武的精神、百姓的坚强,不说一统天下,也定然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当时的燕国就不信这个邪,在长平大战之后,燕王急忙命令丞相栗腹为领兵大将,想要趁火打劫。关于栗腹,历史上的记载很少,只说当时他见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悲惨状况,于公元前251年大举攻赵。

    当时的各诸侯国之间的界限虽然并不是很严格,一个国家的百姓到其他国家去,几乎没有什么大的限制,但是在战争期间,对于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谍的防备还是比较严密的。燕国出于对赵国的重视,遂让丞相栗腹亲自出马,以祝寿为名,前往赵国一探虚实。到了邯郸,方才确信在长平一战中,赵国的青壮年几乎被白起坑杀殆尽。于是栗腹得出结论:此时此刻正是大举攻赵的最佳时机,其国内只剩下孤儿寡母,如果燕国乘虚而入,必定得胜。

    既然这样,燕国目前需要做的,就是选取一个最得力的将领,领燕国精锐之师前往攻取赵国,不战则已,战必胜。

    燕王想到了国内最为得力的干将乐间。乐间是名将乐毅的儿子,乐乘的同宗,因父亲的缘故被封为昌国君,是纯正的燕国人,其具体生卒年不详。

    在燕王找到他之时,乐间便直接拒绝了燕王要拜自己为将的要求,乐间认为,虽然赵国和秦国连年征战,使得国力耗损、军民大伤,但是无可厚非的是,这样的做法恰恰让赵国的普通百姓熟悉了军事,正所谓全民皆兵,指的大概就是此时赵国的情景。因此,乐间担心,如果此时的燕国军队出兵伐赵,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士气大损,而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未免燕国军队会战败,乐间遂不接受燕王让自己出征的诏令,甚至还一度反对燕王和丞相的决定。只可惜忠言逆耳却少有人知道其利于行,燕王见有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让燕国做一回渔翁,怎么可能放过呢?

    燕王最终没有听取乐间的意见,既然乐间不肯带兵出征,燕王只能退而求其次,拜丞相为将。此次出征的燕国军队总数达到了60万,也有人说燕国此次总共有两路大军以及战车两千乘。主将栗腹亲自率领其中的40万大军攻击赵国的鄗城;另外20万大军则由副将卿秦率领,主要负责攻击代城。

    不日,燕国大军便到达了宋子(今河北晋县南),转瞬之间就会兵临邯郸,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廉颇、乐乘遂和赵王商议,主动出击、各个击破,在燕国大军兵向邯郸之初,廉颇便向赵王分析了燕国和赵国军队之间的局势,廉颇认为,燕国此次前来攻打赵国的军队多达60万,可谓人多势众。而赵国刚刚遭逢大战,国内损兵折将,能够用于正面抗击燕国军队的人马并不是很多。但是赵国剩下的军队,只要略加调教,就一定能够成为一支视死如归的大军,无往而不胜。燕国的军队则认为赵国必败,骄傲的兵锋之下,隐藏的是失败的诱因。加之落井下石的做法为人所不齿,士气定然会大受影响。一个是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一个是以逸待劳,如此对比,赵国大可以和燕国一战,而且只要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燕国军队必然会四散奔逃。

    此时此刻,赵孝成王虽然对廉颇的战略并不是很理解,但是他至少有一个长处,那就是现在他对廉颇十分信任,既然廉颇这么说,那就这么办。

    于是,赵孝成王紧急派遣廉颇和乐乘,统领25万大军,也有人说是13万大军,应该有不实之处,首先敌我差距太过悬殊;其次则是赵国全民皆兵,在邯郸一线就有10万大军,此时赵国的兵力总数还是在40万以上。率领大军前往中途迎击燕国大军。

    当然,既然燕国军队有两路人马,赵国军队也分作了两路人马,廉颇自领兵20万,前往鄗城抗击燕国军队的主力大军;另外5万大军则由乐乘率领,在代城坚守不出,以阻挡燕国大军南下的步伐。

    纵观当时燕国和赵国的形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从燕国方面看来,燕国和赵国的关系一向是不错的,以前赵国还和燕国在军事上有过合作,将领们都能够往来帮助御敌,此次贸然攻击赵国,燕国军队中的许多将士皆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而心生懈怠;同时燕国丞相栗腹用兵不善,大军来袭,赵国最惧怕的就是60万大军铁板一块,如此赵国军队既不能正面攻击,亦不能各个击破。但是栗腹却将大军分兵几处,希望能够同时出击,全面攻取赵国,奈何最终被赵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赵国的领兵大将可是战国名将之一的廉颇,生平几乎未尝一败,而燕国主将则是栗腹,其指挥才能自然难以企及廉颇。乐间分析得也很有道理,燕国的军士战力并不是很强,很多甚至不及赵国的一般平民。如此,燕国军队就很可能失败了。

    而从赵国方面看来,廉颇等著名将领都是从赵国和秦国的战争中滚爬过来的,邯郸一战很好地见证了赵国军力的强势和指挥将领的才华,燕国无论是在军力上还是在将领上,都难以企及;赵国全民皆兵、举国同哀,自然是哀兵必胜;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当时为了防止秦国军队的长驱直入,赵国在邯郸一线组织了一支生力军,操练严谨,军力强劲,其尚武的国家风气很好地被利用起来。如此,注定了赵军的胜利。

    果然,就在燕国大军进驻鄙城,准备大举攻击之时,廉颇便率领大军迅猛攻击,此次赵军同仇敌忾,人人奋勇冲杀,加之廉颇指挥得当,赵军很快就将燕军打败,其主将栗腹也被斩杀。在代地这边,由副将卿秦率领的20万大军,听说主将已经被赵军斩杀,顿时军心大乱。乐乘也当真了得,见此机会,当机立断地号令全军:全力攻击。就像预先已经排练好了似的,燕国军队兵败如山倒,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其主将卿秦即被俘虏。

    燕国两路大军的败亡,对于赵国而言,影响力是巨大的。赵军在胜利的前提下,充分地扩大了战果,廉颇更是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敌人500里,甚至一度围困燕国的都城蓟(今北京西南)。燕王只能割让5座城池向赵军求和,赵军考虑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赵国目前的实力,并不适合攻打燕国的都城,遂同意了燕国的求和行动。

    此次战役,蕴涵了两个契机。首先,燕国军队损失惨重,使得东方六国抗击强秦的势力又大打折扣,加速了秦军统一六国的步伐。

    其次则是为赵国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赵国自长平大战之后,地位可谓一落千丈,列国都想在这一过程中分一杯羹,经此一役,赵国军队让其他国家重新认识了赵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由此,其他图谋不轨的国家也要三思而后行。本来,经历长平一战的赵国军队,已经视战争如梦魇,这次的大胜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他们的自信。此外,通过这次战役,赵国中一大批优秀将领得以脱颖而出,如李牧、乐乘、庞煖等人,赵国不至于在军事上出现前后的断层。综上可见,赵国的重新振兴,并不是没有希望的。

    而且事后,赵王还特别信任廉颇,封其为信平君,担任赵国的相国。此后六七年时间内,在廉颇的带领下,赵国多次击退了各国的进攻,并在公元前245年攻取了魏国的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赵国的国力得到了一些复苏。赵国也终于从内外交困中走了出来,经受住了赵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

    (本章完)

    /104/104501/2813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