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在线阅读 - 第139节

第139节

    等林为民离开后,主任编辑开始阅读起《救赎》。稿纸上林为民留下的批注并不多,而且几乎没有红笔批注,这就代表了身为责任编辑林为民对这篇稿件是非常满意的。有了初审的基本意见,二审的主任编辑通常也是大概扫一下稿件而已。不过这是穆寐的小说,主任编辑还是拿出全部精力开始审阅起来。

    一个小时后,主任编辑取下自己的眼镜,然后闭目沉思了片刻。然后他戴好眼镜,站起身并拿着稿件朝主编办公室走去。

    “老吴啊,你今天怎么忽然想着来自己来送稿了?”主编有些疑惑地问道,随后他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你不是发现什么了不得的稿件了吧?”

    “是的,这真就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吴主任将稿纸放在主编的办公桌上,“这是穆寐的第二篇小说,《救赎》。乍一看好像是一部故弄玄虚的悬疑小说,但真的读完之后却发现这是一部极具黑色幽默的批判现实主义佳作!这几年各种寻根文学、反思文学横行,但其中有几篇触及到根本?这部小说的背景看似云里雾里,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说什么。而一旦你带入到那个背景里去阅读,我是看出了一身冷汗,即便这最后是一个大团圆结局。”

    主编当然记得穆寐这个作者,那篇《狩猎》可谓是惊艳了上半年的国内文坛。不过想到这篇小说带来的争议,主编也有些头痛。不过他并不在乎争议,文学评论本来就是各花入各眼,如果整个评论界的口味都统一起来,那才是整个文坛的大不幸。

    “小说你放到这里,我等会看看,争取下班前给你个意见。”主编说道。

    吴主任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那就让我看看这穆寐又写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吧!”主编自言自语地说道。

    临下班的时候,主编走出了办公室,将稿纸放到主任编辑那。

    “我这边没有什么意见,可以刊发。”主编说道,“我建议,在下期重点推荐。”

    主编只能决定稿件最后能不能发表及杂志版式内容可不可以正式印刷,但稿件的排序和推荐力度那还是属于编辑会议的职责范围内。当然,如果主编认为某部小说具有重点推荐价值,那编辑会议通常也不会驳回这种建议。

    “穆寐还是个新作者,这还只是他的第二篇小说,给重点推荐是不是?”吴主任问道。

    就文学杂志来说,凡是能在封面上出现标题的小说就算是“推荐”;而那个最大字体的小说标题就自然是“重点推荐”。

    “老吴啊,我们是文学杂志,难道我们的推荐标准不就是小说本身的优秀程度么?”主编说道,“论资排辈的事情不该发生在我们这里,最起码我是不会允许的。你知道么?南边的《花城》甚至允许评论家在自家杂志上发表评论了。而且我还听说他们甚至打算向普通读者征集观点,然后再集合发表出来。”

    “不是吧?”吴主任有些惊讶地问道,“南边的同志们果然胆子更大一些啊!”

    文学杂志不刊登文学评论算是一个“潜规则”,因为不管文学评论是什么立场,作为刊登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杂志都有点“瓜田李下”的嫌疑。因此为了避免尴尬,同时也避免被人说成是“王婆卖瓜”,文学杂志通常都会婉拒文学评论。而那些刊登文学评论的杂志一般都自称文艺杂志,这样就和文学杂志有了区分。

    “我们虽然还做不到那样,但是一些能做的事情还是可以做的。”主编说道。

    林冬梅当然还不知道《钟山》编辑部的故事,因为她的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

    “小林同志啊,我们欢迎你以后有时间继续来我们杂志社实习。”作为社长的杨力说道。

    “是啊,我们可是非常期待你的再次归来。”主编牛志文说道,“对了,你的实习报告我们已经写好并盖好公章了,到时候你可以带回给学校。”

    “谢谢大家了。”林冬梅有些不舍地和大家道别。

    不过结束了实习期的林冬梅当然不会彻底和《京城文学》划清界限,毕竟她的三篇长篇小说还要在这里连载呢。

    第455章 一文出天下知

    随着林冬梅暑假的结束,三个孩子的暑假也结束了。更为重要的是,三个孩子的小学生活也从这个秋天开始了。周冬安他们的小学是周晓单位的附属小学,这是个几乎不对外招生的学校,因此规模并不大。但这个“小”小学却在京城里很有名气,毕竟这可是研究院附属的小学。有好事者曾经做过一个排名,研究院附小的排名基本在前五之内。

    “你们自己选好的兴趣爱好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了就轻易放弃。”林冬梅对三个孩子说道,“爸爸妈妈已经和少年宫的兴趣老师说好了,你们以后星期天去参加培训。还有,你们也不能因为兴趣而影响了你们的学业,毕竟学习是你们的主要任务。”

    林冬梅不反对孩子为了自己的兴趣而放弃学习,但那应该是高中之后的选择。一是因为孩子们已经接受完基础教育,再接下去的学习就必须有兴趣打底,否则学起来也是很痛苦的。二是因为那个时候孩子们已经基本成年,他们有权力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了。

    京城大学的开学日在八月月底,所以林冬梅决定等自己报名完之后再在九月一号带孩子们去报名。这是孩子们上小学的日子,身为母亲的林冬梅自然不愿意错过。

    八月的京城还是酷热无比,好在此时京城大学所在的位置还是郊外,城区的热岛效应还没有扩大到这里,所以林冬梅反倒是觉得校区里更加凉爽。

    林冬梅刚到校门就看到各个专业的新生报到处快将整个校门都堵住了。文学系这边自然少不得有赵兰兰这个文学1班的班长。林冬梅笑着带着行李箱凑了过来,而现在还没有什么新生来报到的报到处自然还是清闲的。

    “冬梅姐!”赵兰兰立刻看到了林冬梅,于是连忙迎了出来。“快到树荫来,这里凉快!”

    “你今天怎么出来了?”林冬梅一边问一边从挎包里拿出一个大玻璃瓶交给她。

    “没办法,系里觉得还是我们和新生比较有话题。”赵兰兰有些隐晦地说道。

    林冬梅立刻秒懂,因为在他们之前的考生都是所谓的“工农兵大学生”。这些人的年龄普遍偏大,同时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再加上他们上学的方式是后面这些学生所不喜欢的,因此实际上高年级的学生和他们这些通过高考进来的学生是有些矛盾的。虽然在校方的压制下都保持了克制,但彼此互看不爽因此算是公开的秘密了。既然如此,学校当然也不希望他们和新一届的学生继续产生矛盾,所以就干脆将他们这波77级的新生安排过来了。

    “这是我熬的酸梅汤,你留着吧。”林冬梅说道,“我还有两瓶呢。”

    “那多不好意思啊。”赵兰兰有些害羞地说道,“这可是我们冬梅姐的一片真心呢。”

    “你要是再矫情的话,我就拿走了啊。”林冬梅作势要拿走瓶子。

    赵兰兰连忙将玻璃瓶藏了起来。

    “对了,我还有个事情要告诉你。”赵兰兰说道,“系里的意思是你有没有兴趣去学生会那边担任个职务。”赵兰兰说到这里压低了嗓门,“我估摸着这应该是学校对上次那件事的补偿,所以我觉得你别推辞了。而且你不是打算以后留在京城么?有个学生会经历也会让那些单位高看你一眼,这样你留京的几率就大了许多。再不济,学生会干部留校的几率也很高,你至少还有个退路可以选不是?”

    林冬梅点点头,觉得赵兰兰的这个说法挺有道理。

    “那到时我找学校的人去说,你就别再操心了。”林冬梅说道。

    “行。”赵兰兰点头道,“对了,吴丹和郑明明已经到宿舍了。”

    “那我得赶紧去看看她们。”林冬梅笑着和赵兰兰道别道。

    虽然大家同住一个宿舍,但是关系还是有所区别的。林冬梅关系最好的人自然是赵兰兰,其次就是吴丹和郑明明。她们四个人一般都是一起吃饭和一起去澡堂,基本上和亲姐妹没有什么区别了。而除了这三个人之外,林冬梅关系不错的人居然是文学2班的穆余成。穆余成算是他们这届学生中的明星人物,不仅是文学2班的班长还是京城最大的文学社——明湖文社的社长。据说他马上就会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和校学生会副主席。

    林冬梅回到宿舍,宿舍里此时只有吴丹和郑明明。吴丹正在伏案赶着写什么,而郑明明则躺在床上看着小说。

    “冬梅姐!”两人同时发现了林冬梅,惊喜地说道。

    “你们来得可真早!”林冬梅将行李箱放到自己床位边,然后从包里拿出另外两瓶酸梅汤递给两人。“刚好你们一人一瓶。刚刚在校门的时候,我已经给了赵兰兰了。”

    “唔,真好喝!”郑明明已经拧开瓶盖,直接对瓶喝了一口。“酸甜可口,生津解渴!”

    “那当然!”林冬梅颇为自傲地说道。

    林冬梅这酸梅汤配方是抽盲盒抽到的,据说是宫廷古方。除了酸梅、白糖这些常见配料外,还有一些解暑降火的药材。而且熬制酸梅汤用的杨梅也是系统出品,品质自然是一等一的。不仅没有普通酸梅汤那种常见的涩味,同时也做到了酸甜适宜。

    “明明,你刚刚在看什么杂志?”林冬梅问道。

    “《钟山》。”郑明明说道,“这是我爸爸订的,结果我出门的时候就带出来了。”

    一般来说,订阅杂志因为是走邮政渠道,所以速度比普通杂志自行走零售渠道要快很多。所以市面上的外地杂志通常会落后几日,因此郑明明拿着《钟山》新一期也不奇怪。

    郑明明将杂志递给林冬梅,“这期有篇《救赎》真的是太好看了!”

    林冬梅一愣,她看了下杂志封面。《救赎》两个字又大又醒目地印在封面上,而“救赎”两字之后跟的就是作者名——穆寐。

    “我爸说穆寐这篇小说算是石破天惊之作,估摸着今年最出彩的小说就是这篇了。”郑明明说道,“我刚刚看了一遍,真的是太精彩了!”

    林冬梅越听越有些尴尬,毕竟自己就是作者本人,结果现在被人当面表扬,这然她有些不知所措。可惜郑明明没有注意到林冬梅的表情,各种吹捧是不要钱地往外冒。

    事实上,有订阅《钟山》的读者都早早注意到了《救赎》这边小说。一方面这是杂志重点推荐的小说,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注意到;另一方面则是穆寐的《狩猎》已经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再碰到这个作者的作品就自然会多看一眼。

    其实不少读者在正式阅读《救赎》之前是有所担心的,毕竟穆寐上篇小说才在几个月前发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接连发表另一部长篇小说,这质量有保证么?这个时代的作者那是真的讲究多年磨一剑,如果写的不好那是宁可不发的。因此很多作者可能会一年就一篇长篇;即便是中短篇,一年发表个四五篇就算高产了。

    可当大家看完之后却发现穆寐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是以一个大家都想象不到的速度飞速进步中。和《狩猎》比起来,《救赎》更像是一个已经成熟的苹果。不仅香气扑鼻,味道也是非常可口。更为重要的是,那种生涩感消失无踪。

    读者们或许只是惊喜,但评论家们确实惊讶不已。一个作者从初出茅庐到成熟那通常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哪怕是有奇遇而突然“打通任督二脉”也不是一两年就能走向成熟的。可穆寐从《狩猎》到《救赎》才用了多少时间?哪怕说《狩猎》是多年前创作的作品,那也不可能是十几年的作品吧?

    但就在评论家私底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个评论家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认为穆寐是在风波期之前就完成了《狩猎》或至少构思出了《狩猎》的雏形,但是碍于风波时期的情况而选择了没有投稿。等风波期结束后,他才迫不及待地投出了《狩猎》。同时《救赎》也应该是构思于风波期后期,大致成稿于风波期结束后。

    不得不说,这个评论家给出的时间线分析非常符合逻辑和大家的认知,于是评论界居然就自动默认了这个说法。然后大家在评论的时候自动套入这个背景,于是大家评论穆寐就默默送上一个自强不息的标签。有了这个标签,评论圈虽然对穆寐的作品是各有评价,但对穆寐本人确实赞叹不已。

    等林冬梅自己知道这个说法时,她只能哭笑不得。

    第456章 接待新生日常

    由于此时的交通不是很便利,因此和春季入学那次一样,这次秋季入学的报到日期长达一个星期。所以对于早到报名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在学校里逛逛。当然,这对新生来说是件好事,但对林冬梅这样的老生来说就有些无聊了。

    不过好在因为上学期的学习进度过于紧张,很多冬季入学的学生居然还没有逛过京城,于是大家就趁着这个机会三五成群去京城各大景点逛逛了。而京城的秋季也是京城最美的季节,给不少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林冬梅则是在报到结束后回家,然后在次日和周晓带着三个孩子去研究院附属小学报到。研究院附小的面积不是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设施都有。最让林冬梅满意的是,这所小学居然还有一个完整的田径场,这让孩子们在课余有充分挥洒精力的地方。

    因为周晓是研究院的职工,所以三个孩子的学费是全免的,只需要缴纳书本费、午餐费等杂费。这些钱对已经是二级副研究员的周晓来说完全不是负担。三个孩子对这个学校也很满意,除了体育设施完善之外,学校还有课余的美术、音乐兴趣班等等。

    说来也有趣,在没有高喊“素质教育”的现代反而是素质教育最普及的时代。但凡有点能力的学校都会组织自己的运动队、鼓乐队等等,而且就算学校师资力量有限也没关系,很多城市都有少年宫这样的官方兴趣培训机构。因为有政府的补贴,少年宫的兴趣班收费其实并不贵,很多家长都乐于让孩子在周末假日有个可以学东西的地方。

    在周晓同事的帮忙下,林冬梅一家五口在学校门口拍摄了一张合影。林冬梅相信这些照片会成为孩子们长大后的美好记忆。

    回到学校后,宿舍里的舍友基本都到齐了,林冬梅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假期见闻。

    “冬梅姐你居然去当实习编辑了啊?”郑明明有些激动地说道。

    在所有舍友里,郑明明当编辑的想法是最强烈的,所以她非常热情地追问编辑工作有哪些。而刚好林冬梅这次是伴随一本杂志创刊,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给郑明明。由于林冬梅给的经验太有参考价值了,因此其他舍友都纷纷拿起了笔记本进行记录。

    此时文学系的学生最期待的就业方向当然就是作家,其次可能就是公务员、教师等铁饭碗职业。不过编辑也是可以考虑的,一方面这个职业和作家最为接近,另一方面现在的报刊都是公办,担任编辑也意味着是一个铁饭碗职业。

    “冬梅姐,我觉得你可以写篇文章发在我们的院刊上呢。”赵兰兰建议道。

    赵兰兰在新学期担任了院学生会宣传部的副部长,自然要给院刊做宣传。院刊校刊通常都是由学生会负责,以刊登学生作品为主。这和由学校负责的学报是不同的,两者的影响力也不能同日而语。

    林冬梅想了想,自己这些经验里好像也没有涉密或其他敏感内容,于是点头同意了。

    大家在宿舍里闲聊一会之后又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而林冬梅则是被赵兰兰抓了壮丁去校门口的文学系接待处担任接待员。用赵兰兰的话说就是身为作协成员的林冬梅更具有说服力,可以让那些新生对文学系的未来充满希望。林冬梅也没有推辞,她也知道积极参加学校学院活动可以让学校学院在毕业时写推荐语的时候更真诚一点。

    九月的京城是非常热的,酷烈的太阳在当头照射着。不过因为文学系算得上是京城大学的“大系”,同时又是女生比例较高的系,所以在其他系的礼让下拿到了树荫下的好位置。不过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距离公交站有点远,新生不一定能第一时间能看到。

    在接连遇到好几个被其他系接待员送来的文学系新生后,林冬梅忽然说道:“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法子!总是麻烦其他系的同学也显得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

    林冬梅沉思了一会,然后问道:“我们这有白纸和墨水、毛笔么?”

    “这里没有,但是我们在门卫室那边暂存了一些。”赵兰兰回答道。

    “那将那些东西取来。”林冬梅说道,“然后记得将报纸裁成一开报纸的大小。”

    因为今天的负责人是赵兰兰,所以大家在赵兰兰的分配下就行动起来。

    林冬梅拿到白纸和毛笔、墨水后就开始在裁好的白纸上书写“文学系报到处请依箭头方向走”并画上箭头。写完之后,林冬梅就带着几个人沿着公交站将这些指示牌贴好。有了这些指示牌后,文学系新生就没有再走错的情况,这让报到处的大家都感到有些惊奇。

    “冬梅姐,你这招可是太厉害了!”赵兰兰高兴地说道,“昨天我们还被学工办的老师找去谈话,说有些新生抱怨找我们找不到,结果耽误了不少事情。现在有了这个指引牌,我想绝大部分新生应该不会找不到我们了。”

    新生接待工作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如果后面还有晚到的学生就一般是先和保卫室的人联系,然后再由值班的学生会干部或干事过来带他们去报到。

    在收拾接待处的时候,赵兰兰问道:“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件事,你是不是忘记了?”

    “什么事啊?”林冬梅有些疑惑,随后就想起是赵兰兰替学院带话的那件事。她有些惭愧地说道,“那天后我就想着带我们家孩子去小学报到的事情,所以忘记了。”

    “难怪咯。”赵兰兰点点头说道,“学院那边又来找我了,说如果你有空的话就尽快和他们联系下。——冬梅姐,院学生会和校学生会都有空缺的职位,你可要抓紧机会。如果等招新工作结束,估摸着就没什么好地方了。”

    “兰兰,学生会那边就只有这种管理职位么?”林冬梅在后世没有进入过学生会,所以她完全是“大姑娘上轿”。“我其实不是很擅长这种管理职位的。”

    “不是吧?冬梅姐,我记得你不是当过养殖场场长和招待所主任么?”赵兰兰问道。

    “那个时候,我和我的手下是上下级关系,难道我在学生会里也要采取这个态度?”林冬梅苦笑着问道,“大家都是同学,而且大家都是义务来为同学们服务的,我摆出一个上级态度出来岂不是太尴尬了?所以我才说我不是很擅长学生会的管理岗位。”

    赵兰兰一想还真的是如此,此时学生会干部更多只是一个统筹岗位,也就是负责集中部门里其他干事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服务好本部门的干事以便他们能服务好同学们。这和后世某些学生会干部自以为“天老大他老二”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学生会也有附属组织的。”赵兰兰介绍道,“你像校报和校刊的编辑部,以及我们院刊的编辑部都是单独部门却属于学生会关系啊。此外还有就是大学生通讯社,他们和学生会名义上是同级别,但是为了方便管理也是放在学生会里的。”

    “大学生通讯社?”林冬梅饶有兴趣地追问道,“这是做什么的?”

    “一方面是给校报、校广播站提供新闻稿件,另一方面也是作为青年报等报纸在校内的通讯站。”赵兰兰接受道,“很多有志于成为记者或新闻编辑的同学都会来这里。”

    林冬梅点点头,她此时已经有了目标。她在火车站的时候就当过报社的通讯员,所以大学生通讯社的定位是非常符合她需要的。

    次日,林冬梅便前往院学工办。在说明来意之后,院学工办主任就接待了林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