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在线阅读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26节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26节

    赵宗汉绕着苏家的宅子,转了七八个圈,一路傻笑着回家。他把自己的心仪对象告诉父亲,汝南郡王赵允让没有反对,他为小儿子备下彩礼,让人送到苏家。

    既然赵宗汉不是袭爵的长子,这注定他继承的财产不会很多。他娶一个书香人家的姑娘,虽不算富贵,但也十分合适。

    汝南郡王赵允让查到苏洵给公主们教书的事情,又知道苏轼和苏辙都很会读书。他愿意买苏家的股……苏家的兴旺指不定在后头呢!

    郡王府十分重视这一门亲事,运送彩礼的牛车有足足十辆,队伍里的小厮近百人。一群人把彩礼搬进去苏家,把苏轼和苏辙看得傻眼。

    赵家给的彩礼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给新娘子穿戴的缎红大袖长裙、珠翠团冠、四时冠花、彩缎匹帛……他家的彩礼还包含三金,有金钏、金镯和金帔坠。金钏和金镯还好说,只要有钱,总能买得到。而金帔坠是贵族才有资格用的东西,皇室女眷穿在穿霞帔的时候为了让霞帔平整而不起皱褶,会将一个吊坠系在底部,此吊坠被称为帔坠。

    赵家送过来的是一枚凤纹镂金帔坠,足以见对苏八娘的重视。八娘通过婚姻实现了阶级的跨越,等成婚之后,她便是皇族宗妇。

    苏辙忙着给贺喜的人们散果子和喜饼,忙到太阳下山,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兄长有一个很有钱的同窗,可他没想到大姐姐会嫁给赵宗汉啊。

    照这个情况,全家要给大姐姐准备多少嫁妆才够?嫁妆出得少,新娘子过门的时候会被婆家瞧不起的!

    小苏为此十分苦恼,他不是不舍得给大姐姐出钱,而是他家这个情况……他愿意把全部身家都拿给大姐姐,关键是他家没有钱啊!

    他和苏轼讨论,“要不我们以后去书坊抄书,抄个百十本的,能挣点钱?或者去给小孩教蒙学,好挣点束脩?”

    国子监出来的学生有名校效应,给四五岁的小孩当家教绰绰有余。

    “谁说我没有钱的?”苏洵恰好路过,他看到两个儿子都愁眉苦脸,觉得十分好笑,“自打八娘出生的时候,我便开始替她攒嫁妆了。指望你们这两个瓜娃子挣钱,八娘出门那日要被人笑死。”

    养女儿是当爹的责任。

    苏洵虽然年轻时候不靠谱,爱跑出去旅游,但他也知道待女儿好。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给子女一种“我家不富裕”的错觉,那是因为他要给八娘攒嫁妆。

    他已经攒了五十万钱,虽说不多,但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绝对不少。本来他想着五十万钱分成三份,三十万给八娘做嫁妆,二十万给苏轼苏辙兄弟做彩礼,兄弟每人得十万。

    谁知计划不如变化快,八娘要和宗室结亲!

    苏洵当即改变方案,打算把五十万钱全部给八娘当嫁妆。他召开家庭会议,问两个儿子的意见:“你们大姐姐今年十八岁,她的婚事不能再耽搁了。轼儿和辙儿尚未考科举,不宜早婚。等你们考取功名的时候,指不定会得到相公们的(指宰相)青眼,榜下捉婿,有更好的小娘子愿意嫁给你们。”

    只要男子有了功名,二三十岁都不算老,依旧能娶到好娘子。穷不是进士老爷缺点,只要他能当官,有的是富家小娘子愿意嫁过来。

    目前最要紧的是女儿这一头!

    八娘感动得泪眼汪汪,想要推辞:“家里不富裕,我不能带那么多钱走。我把钱财都拿走了,爹娘和大弟二弟吃喝什么?”

    “这事儿你不用管,我有月俸,全家饿不死的。”苏洵看向两个儿子,“你们有没有异议?钱财给出去了,你们日后或贫或富,都不许怨怼八娘。”

    苏轼点头:“我没有异议。”

    苏辙跟着说:“我也没有。”

    程氏握着八娘的手,将女儿拉到屋子里,跟她讲男女成亲的事宜。十四岁的苏辙抬头望天空,八娘能得到一门好亲事,赵家重视她,他替大姐姐感到高兴。

    少年只是有些迷惘。

    大姐姐要嫁人,他以后也要娶妻。他会娶一个什么样的小娘子呢?她如今在哪里呢?她喜欢什么?她喜欢读书吗?

    他想娶一个会读书的小娘子,小娘子最好懂一些诗书,这样他们能聊得来。他的脸色微微发红,他希望小娘子好看一些。

    “呸,苏辙,你怎么能如此肤浅呢?”半刻钟之后,少年在内心唾骂自己,“娶妻当娶贤,你以容貌来评价一个小娘子,这是不对的!”

    ==

    嘉祐二年,十八岁的苏辙和兄长苏轼一同报名参加科举。

    兄弟二人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得获得礼部会试的机会。只要他们通过礼部会试,便能进一步参加殿试,成为正式的进士老爷。

    礼部会试的那一日,苏洵早早租下一辆马车,要送两个儿子出门考试。程氏在半夜里起来给一家子烧早饭,她一手撑着灶台,另一只抚着额头,觉得有些头晕。

    “娘,你是不是不舒服?”苏轼路过厨房门口,想要给程氏帮忙。

    “没事,就是火太旺了,热的。”程氏露出一个笑容,使劲把儿子推出去,“有这闲暇过来厨房,你还不如多背两本书!”

    她喊道:“等饭做好了,我喊你过来吃。”

    儿子考科举是全家的大事,她这点头晕的小毛病不算什么。

    程氏做了有肉的炊饼,端出来,看着儿子们狼吞虎咽地咽下去。她见苏辙要伸手倒茶,劝道:“喝一点润润嗓子,那就差不多了。不要喝太多水,我怕你要出恭,作文章会中断。”

    曹植说文若春华,思若涌泉,这一下子打断了,文章还怎么写下去?

    苏洵赞同地说:“夫人说得对极了,你们两人第一次上场考科举,不要喝太多水。当年我去礼部考试的时候,不敢吃喝太多,最怕人有三急。”

    苏辙抿了两口茶水,抬头看见程氏的脸色不太正常。

    是那种病态的白。

    他担忧地说:“娘,等我们出门考试,你有空就去医馆,抓几副好药吃吧。我听闻你们这个年纪的女子,底子虚,要多补补。”

    “你娘还年轻呢,吃什么补药。”程氏心里一暖,小儿子是关心她的。

    她今日胃口不佳,只吃了两口炊饼。她站在路口,目送着苏洵驾车,直到听不到马儿踢踏踢踏的跑动声,才转身回去。她想起屋子里的家务没做完,拿起一块布,想要把案上的碗筷收拾了。

    “哐当——”

    一声清脆的响声,是手里的瓷碗落到地上,摔成好几瓣。

    程氏捂着脑袋,她的头越来越晕,眼前看的东西仿佛被盖上一条黑纱,叫她看不清切。她感受到一阵天旋地转,她站不稳,重重地摔在地上。

    春天的地很凉,凉漫开来,沁入她的骨头和四肢。她完全睁不开眼,无力地躺在那儿。

    作者有话说:

    私设程氏是突发脑溢血。

    历史上虚岁十九的苏轼和十七岁的苏辙顺利通过礼部会试,但是没参加那一年的殿试。因为程氏在那个时间点死了,兄弟二人丁母忧。

    有参考宋朝婚俗,有参考帔坠的资料。宋朝的彩礼是很高的,男方给的彩礼高,大多数情况下女方出的嫁妆要更多。范仲淹在初订《义庄规矩》时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意思是族人要嫁女儿,老范愿意赞助三万块,姑娘二婚再嫁,他赞助两万块;族人要娶媳妇,老范出两万块,如果男子二婚,老范这回不给钱了。

    又比如苏辙本人,他对自家闺女真的巨舍得。徽宗初年,小苏把自己的地卖了九千多贯(即使通货膨胀,应该相当于大几百万人民币的消费力),将这笔财富全部给女儿做嫁妆。小苏脸上笑嘻嘻,关起门来写日记,说自己“破家嫁女”。大概这就是老父亲的惆怅,女儿要嫁人,他不但伤心,还要给女儿多出嫁妆撑场面,没了好大一笔钱。

    第694章 赵祯无遗憾(106)

    ◎宋仁宗的长女出手救人◎

    大福早早打听到礼部会试的日子, 打算那一日去苏家送一送大苏小苏两位哥哥。

    她心想,以苏轼和苏辙的才华, 应该能考中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是今年会试的主考官, 他一向讲究公平,不会因为考生身份的高低来给卷子评分。

    一切全凭真才实学。

    “欧阳先生是有才之士,他既懂诗文, 又会作文章。”

    大福跑去旁听弟弟的课,因而见过这位翰林学士兼太子太傅。皇帝请欧阳修给太子当老师,世人以为欧阳修才学惊人, 却不知是因为许多年前的承诺。

    张嫣在入宫之前, 跟先生说过:等她当了皇后,她的儿子是太子,她请欧阳修来当太子太傅。

    她做到了。

    欧阳修面对着小小的多肉, 心中十分感慨。他当年教了太子他妈还不算完, 这会儿又来教太子。太子机灵,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

    只是小孩有点皮。

    欧阳修气得胡子发抖,你比你妈难教百倍!

    他收到过夹在书里的蚂蚱,见过抽屉里爬着的蚯蚓。他面无表情地瞧着窗户边毛茸茸的大狮子头,他发现自己的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敢当着狮子的面,把太子从座位上揪起来。

    多肉的嘴巴鼓鼓, 俨然在上课偷吃零食。

    “你,还有金毛狮,到课室最后面站一刻钟!”

    “作业不好好写,书不认真读, 当年(你娘)……算了, 不说了, 太子回去问问爹娘,你这样做对得起他们对你的栽培吗?”

    多肉慢吞吞地挪到墙角,金娇娘被老师“点名”,它大摇大摆地从门口走进来,要陪多肉罚站。欧阳修跟皇帝说自己才疏学浅,想要请辞。

    妈的,天天给熊孩子教书,他感觉自己要折寿。

    “永叔,再坚持一下嘛。”萧靖鼓励道,“今年科举,你去礼部主持可好?”

    欧阳修神情激动:“好!”

    科举之下,有锁院制度。锁院并非知“锁”住考生,指的“锁”住主考官。一旦官员被任命为主考官,从考试开始到这个考试放榜,他都必须住在考场之中,不得离开。这意味着——

    担任主考官的欧阳修可以短暂休息几日,不用去教太子读书。

    欧阳修:我宁愿去监考改卷,都不想要对着一个熊孩子!

    大福打听到欧阳修不喜“太学体”,提早几日提醒苏家兄弟不要用“太学体”写文章。太学体不是一种字体,而是一种晦涩难懂的写作文风。比如写的是祖父,作者不说祖父,非要写“吾父之父”,文章字数一下子飙升,实际上写了多少东西?

    有用的内容真没有那么多。

    太学体在太学十分流行,而太学作为大宋名校,从那里出来的考生真的很多。国子监和太学并称两大名校,彼此之间多有交流。

    大福怕苏家二子都学了那个什么鬼太学体,好好的人话不会说,整什么吾父之父,吾母之母。

    考试前三日,她往苏家去了一趟,把这个消息亲口告诉小苏。苏辙万分感激,道:“赵小娘子冒着风险,来把消息告诉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心意,争取上榜。”

    他压低声音说:“这件事情,我只告诉哥哥,连爹爹都不说。”

    不知道怎么的,他明明想的是“好意”,结果话说出来,变成了“心意”。

    “不用谢我,才学是你自己的,我能帮你多少呢?”大福笑了一下,“考试加油!”

    苏辙握着拳头,很有信心:“我会加油的!”

    “加油”这个词是赵小娘子教给他的,说是能鼓舞士气。

    苏家两位哥哥要去考科举,大福比自己上场还要紧张。她在头一天晚上翻来覆去没睡好,快到二更才迷迷糊糊睡过去,结果是第二天起床她晚了两刻钟。

    “这是什么时辰了?”兖国公主躺在被窝里问。

    “公主,快到五更了。”有宫人应答,“您这是要起吗?”

    大福听到已经是五更,立刻喊道:“起,我要起来!”

    也怪她没有提前说早起,所以没有宫人来喊她起床。她以为自己能得见打更的声音,实际上她睡得沉,什么都没有听到。

    大福换好衣裳,拿起一袋点心就要往外冲。她出宫的时候遇到要上朝的官员队伍,好多大人看她,她没管。

    看就看呗,没见过公主大清早出门?宋律又没说,不许公主在早上出门!

    大福跳上马车,让侍卫把她送到苏家。她想的是,也许两位苏家哥哥都还没有出门?或者她在苏家找不到人,再去礼部也不迟。

    苏家的门是虚掩着,没有上锁。

    少女下了马车,先是轻轻地敲门三下,见没有人应答,才推开门。她见宅子里头冷清,料想是苏家两兄弟已经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