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在线阅读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40节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40节

    老四对认字感兴趣,完全可以报名去私塾念书,他们赵家怎么说也得出个读书人,以后她会认字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程弯弯正思索着,赵二狗就从醉仙楼走了出来,一脸喜气洋洋。

    赵四蛋飞快奔上去:“二哥,二哥,谈成功了吗?”

    程弯弯觉得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吉祥酒楼有的点心,醉仙楼不可能拒之门外,无论怎么谈,这桩生意都会谈成。

    赵二狗点头:“已经谈妥了,醉仙楼的杨掌柜希望我们一天能供应两百碗,他在隔壁凤凰镇也有一家酒楼,我们送来这里,他自己再安排人送去凤凰镇的醉仙楼。”

    程弯弯从袖子里摸出两文钱递过去:“娘说话算话,这是奖励给你的。”

    赵二狗将两文钱郑重的放进腰包:“我们家一天能出九百碗,刚刚一共谈成了六百,剩下四百碗就交给我去谈吧。”

    程弯弯满脸欣慰。

    她温和的道:“河口镇的市场差不多就这么大,接下来我们去平安镇看看,顺便……”

    顺便去问问平安镇私塾的情况,她想趁今天把这件事定下来。

    赵达的牛车候在城墙门口的阴影处,赵达躺在车上睡觉,草帽挡在头上,呼噜声很响。

    “达叔!”

    赵四蛋恶作剧的大喊一声。

    赵达一个惊跳从车上坐起来,气的骂道:“四蛋你个小兔崽子,你再吓我试试?”

    赵四蛋笑嘻嘻的把木桶里的一碗碎冰粉端出来:“达叔,快点吃,吃完了我们去平安镇。”

    这两天赵达总能吃上冰粉,虽说这卖相不太好,但管够,他能一口气喝两碗下肚,喝饱之后通体凉爽。

    母子五人坐上牛车,程弯弯和赵达搭话:“他达叔,我想跟你谈个事情。”

    赵达赶着牛车道:“啥事儿。”

    “从明儿开始,我让二狗三牛两个人来镇上送货。”程弯弯笑着道,“每天卯时就得走,先去河口镇,大概还得去一趟平安镇,午时就能回来,你看看这样跑一趟,得多少铜板?”

    赵达开口道:“两个人,一来一回,四文钱就行了。”

    程弯弯捂脸,这赵达真是不会做生意。

    这两天他们家五口人,加上四个木桶以及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就把牛车占的满满当当,他从来没提出来加钱。

    原本是去平安镇一文钱,后来改去河口镇,也是一文。

    这么做生意,哪能做长久?

    程弯弯顿了顿开口:“他达叔,你可能没听懂,我的意思是,卯时到午时之间这段时间,这辆牛车只能坐我们家的人,其他人若是要去镇上,就只能去坐村里另外一辆牛车。”

    赵达是个老实人,也是赵家本姓同族人,信得过,但其他人她信不过。

    他们家的生意,她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赵达也不是什么傻子,这话他听懂了。

    他这牛车也不是天天都有客,一个人去镇上他也会走,五个人也是走,最多的时候能坐十个人,一来一回就是二十文钱,这算是他的巅峰收入。

    送二狗三牛去河口镇,再去平安镇,车上两个人,再加上一车子的冰粉,午时就能往回赶,还可以下地做几个时辰的农活。

    赵达开口道:“就十文钱吧。”

    这事儿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一路晃晃悠悠到了平安镇,这会已经到了未时,日头很烈,街上不见多少行人。

    第61章 县令另眼相待

    程弯弯和四个儿子兵分两路。

    赵二狗和赵三牛去平安镇的酒楼谈合作的事,她带着赵大山和赵四蛋前往德康学堂。

    她在德康学堂门口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这家学堂也是只收童生,虽说学堂山长只是一个老秀才,但这里比起南府书院相对便宜,束脩费是一个月一两银子,还能用粮食抵债,这个学堂就两个班,五六十个人的样子。

    程弯弯只好打听平安镇是否还有其他私塾。

    “最小的私塾大概是王员外家的族学,王家人口不多,对外招生,不过要求入学的人至少熟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卖笔墨纸砚的男人看了一眼程弯弯身后的两个小子,“像这么大的孩子,要是一个字都不认识,怕是没有学堂会收。”

    三五岁的小毛孩,不认识字很正常。

    十岁的孩子还不认识字,那就是没有念书的天赋,基本上没有学堂愿意教习,给钱也不会收。

    程弯弯叹了一口气。

    四蛋不是没有念书的天赋,这是被耽误了。

    看来,四蛋必须得在家里自己熟读这些基础的启蒙书之后,才能来镇上的私塾读书。

    或者送去程家村的启蒙学堂,不过她这辈子都不想再跟程家那群吸血鬼打交道,这条路直接堵死。

    “娘,我让铁柱哥教我。”赵四蛋十分乐观,“铁柱哥说读书写字一点都不难,我很快就能学会的。”

    程弯弯的嘴角抽了抽。

    就赵铁柱那半吊子的文化水平,别越学越偏了。

    这个事情得好好合计一下。

    她这边进展不顺,赵二狗和赵三牛却一路畅通,连着谈下来了两家酒楼。

    不过平安镇不如河口镇繁华,最大的两家酒楼一共也只预定了一百碗,加起来共售出六百碗。

    河口镇是两文钱一碗,共五百碗,收一千文钱,也就是一两银子。

    平安镇是一文钱一碗,共一百碗,收一百文,勉强能抵掉成本。

    这样算下来,一天净赚一两。

    家中几人都出了力,不能光让他们干活不给钱,她得算算一人开多少工钱。

    工钱开少了不行,显得她小气,开多了也不行,四个小子攒了点钱后,肯定会带着钱去镇上买东西,就能猜到家中的粮食“来路不正”……

    程弯弯一路都在算账,牛车晃晃悠悠停在了大河村进口,赵达要上山把干柴运回家,母子五人提前下车,挑着木桶往家里走去。

    村口有户人家正在修补屋顶。

    程弯弯知道自家的屋顶也有个洞,要不是最近一直干旱没下雨,那可能就要体会一下“外面下大雨,家里小下雨”的酸爽了。

    她开口道:“等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

    赵大山立马点头:“从明儿开始,我一天攒一点土坯,攒够了就可以起房子。”

    赵二狗跟着道:“我和大哥一起打土坯。”

    他后来回去想明白了,水芹之所以不愿意跟他好,就是因为家里没地方住。

    三牛马上也要娶媳妇了,要是三牛喜欢的人因为家里没地方住,而不愿意嫁过来,三牛该有多伤心。

    他不能让两个弟弟落入跟他一样的境地。

    程弯弯知道土坯是什么,一个方方正正的模子,往里面放混合了水的泥浆,同时还要将稻草或麦秸剁成一指长混合进去,泥浆和稻草充分混合后凝固,再将土坯倒出来晒干就成了土砖,到时盖房子,就是用这些一块一块打出来的土坯建成的。

    大河村的房子大多都是这样,里正家稍微好一点,地上垫着石砖,但房屋的基础也是土坯。

    土坯房造价便宜,只要家里人口多,平日里抽时间多攒点土坯,到入冬之前就能把屋子盖起来。

    程弯弯不太想住土坯房,但这种时候盖青瓦房也没条件,而且容易遭村子里的其他人眼红,里正都没住青瓦房,她一个分家带着四个儿子的寡妇,哪来的钱盖大房子?

    母子五人还没走几步,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程弯弯回过头,就见身后竟然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赶车的人“吁”的一声,马车在路边停下。

    车帘掀开,大河村的赵里正意气风发的从马车上跳下来,赶车的人拱拱手,调转车头回去。

    这还是程弯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马车,大河村许多人也是第一次见马车,路边田地里的人扔下手中的活儿就凑了过来,围着里正问东问西。

    里正摸了摸胡须,一脸板正的说道:“那马车是咱们平安镇县令家的,赶车的人是县令身边的小厮,专程送我回来的。”

    “嗬,里正不得了哩,县令大人竟然派人亲自送你回来。”

    “咱们大河村的里正就是有本事,能让县令大人另眼相看。”

    里正被恭维的满脸舒泰,笑着开口:“我能让县令大人瞧上眼,也是因为咱们大河村心和力气往一处使,前几日从山上挖沟引水的事,不知咋的就传到了县令大人耳朵里,今日叫我过去,就是问这个事儿,以前啊,我想见县令大人一面都难,如今竟能有幸和县令大人坐在一处喝茶。”

    村子里的其他人羡慕极了,忙追着问:“县令大人多大年纪了,县令大人胖还是瘦,县令大人好说话不……”

    里正也是第一次被县令大人接见,炫耀欲很强,自然是一个一个回答问题。

    等这些人恭维完了,程弯弯这才开口:“里正叔,县令大人咋会专程问起挖沟渠的事,是不是有啥安排?”

    里正的炫耀之心立马淡下去了,他没料到,大山娘竟然能猜出县令大人召见他的深意。

    他点头道:“平安镇下有三十六个村,每个村都干旱,县令大人想将挖沟渠推广开,问我是否可行。”

    边上围着的村民笑起来。

    “大东山上有水,又不代表其他山上也有水。”

    “离我们最近的桂花村都没得法子,更远的村更没法子。”

    “县令大人这是病急乱投医……”

    里正没说话,盯着程弯弯,直觉告诉他,大山娘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程弯弯看向四个儿子:“你们把东西带回去收拾干净,我等会回来。”

    里正和程弯弯走到了村中间的大槐树下。

    其他村民不敢跟上来,自从挖水渠的事情过后,他们再也不敢用以前的眼光去看这位赵大嫂子。

    连里正都高看一眼的人,他们哪敢看轻?

    第62章 程弯弯出主意

    日头偏西。

    空气很是燥热,大槐树下有树荫,但是没有风,走一会路就热出一身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