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书迷正在阅读:无毒不庶、[综英美同人] 我在纽约上大学、[棋魂同人] 花子小姐、[刀乱同人] 出来吧,召唤兽、[综英美] 这次找对爸爸了吗、战双帕弥什-BG同人文 另一条世界线,废土之下的囚禁日记、【np伪母子】驯养失败了、穿成魔镜,全知全能、唯一救世者、亡主
可对方却不肯罢休,在后方大声道:“那你是否知道,你父亲月伯的原名是——月伯·该希亚呢?” 闻此言,盖亚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 他不可置信地扭头看向男人:“你说什么?” 男人顿时露出得逞的笑容:“看来你并不知道,也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为大部分人都以为该希亚家族已经灭亡了,而月伯大人也从不肯对人旁人讲他的过去,耀星法律保护每一个不愿意说出自己‘内贵族’身份的‘内贵族’。” 盖亚懒得听对方说些没用的,再次问道:“你刚才说我父亲叫什么?” “月伯·该希亚。”对方微笑,“‘该希亚’这个姓氏意味着什么,你知道的吧?林。” “……”盖亚沉默。 自耀星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家从法律层面上彻底消除了“姓氏制度”的存在。 正如同清朝末期新政府强制性剪辫子一样,耀星政府必须将姓氏制度一点不剩地消灭,才能彻底瓦解宗族制度,也才能真正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互相包庇、互为垄断的不平等人权价值观彻底从这个世界上驱逐出去。 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建国之初,想要追求理想社会的耀星政府能力有限,于是被迫求助了42个新人类宗族势力协助耀星政府建国,在那之后有27个家族选择先后归顺加入耀星政府,还有15个家族选择和耀星政府和平相处,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我尊重耀星政府和耀星法律,我尊重“十都之内无姓氏”的法规,我尊重并支持耀星共和国的一切决策,但你必须允许我家族内部自治。 这42个家族被耀星国民称为“世界贵族”,归顺的27个家族则被称为“内贵族”,他们选择自愿放弃姓氏,耀星政府也对他们许下承诺—— 内贵族的后代就算再怎么不优秀,都会让这些后代全都评为c级,并且允许这些c*级总共繁衍1名后代,以确保万一家族没有一个有实力的新人类也不会灭亡。 但说来也是可悲,没有经过基因优胜劣汰的内贵族加入耀星共和国的内卷大潮中没过几年,纷纷一败涂地,如果不是耀星政府刻意扶持,他们早就灭绝了。 而“该希亚”这个姓氏,正是内贵族的姓氏之一。 而且关于“该希亚”这个姓氏,还有一段很不好的民间历史传说。 民间有野史传闻说,“该希亚”家族,其实是被圣母诅咒了的家族。 据说,无数年前,当时的该希亚家族还不是内贵族,教皇大人感受到了天启,说有一名预言之子降生在了该希亚家族,于是教皇亲自前往该希亚家族,要求该希亚家族将这名预言之子交由耀星共和国,由教皇亲自抚养成人。 该希亚家族当然没有理由拒绝交出一个年幼的孩子,因为对于这种大型家族而言,他们每年都会向耀星政府购买圣女卵/子和双圣儿来为他们繁育家族成员,少一个孩子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大事。 于是,该希亚家族爽快地交出了预言之子。 然而,没过多久后,该希亚家族忽然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凶杀案,家族内部的五名年长的老者忽然对其他成员大开杀戒,将整个家族上至100岁老人下至0岁婴儿屠/杀/殆尽,并在之后从人世间蒸发。 于是,全族被灭的该希亚家族被迫成为了内贵族,而拥有内贵族身份的新人类,正是那名被教皇带走才免于死劫的“预言之子”。 没有人知道这段野史的来源是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这段野史是真是假。 …… 盖亚在地球待了6年,早就不信什么“圣母的诅咒”这种鬼话,他更加相信这场“满门抄斩”是教皇在夺走预言之子之后担心“节外生枝”的“斩草除根”。 只是,如果……如果这段野史是真实的,那不就意味着…… 盖亚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却又觉得冥冥之中哪里合理。 如果父亲真的是该希亚家族的那个孩子,这个孩子一旦有朝一日知道过去的真相,必然对圣母和国家没有感情,甚至是怀有仇恨心理,那么父亲之前种种劝自己留在地球的行为以及讨厌和圣母有几分相似的玄千两的行为也就合理了。 可是,如果父亲真的是该希亚家族的后人,耀星共和国怎么敢给一个对圣母和国家怀揣恶意的人这么高的等级?让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中央军第0号军的军长,让他成为圣女研究部的副部长……这些可都是耀星共和国至关重要的部门。 而且,预言之子…… 预言之子是什么东西? “看你的样子,应该在好奇预言之子是什么?”男人看出了盖亚的心思,他笑着道,“预言之子——说穿了,就是一些生来被圣母大人赋予了使命的天选之子,教皇大人能够通过天启察觉到他的降临,也能看到他的‘人生终局’。 如果这个孩子的“终局”对这个国家非常有益,那么教皇大人将会将这个孩子接到身边亲自抚养,为了确保一切按照预言方向准确无误地发展。” 男人说着,仰头看向路灯刺目的光道:“虽然轮回和结局是命运的必然结果,一切试图改变人生的努力都会被世界线收束,可是,每一次微弱的改变都会导致一个平行世界微乎其微的偏差,而这渺小的变化,可能最终会以量变引起质变,将终局引向领一个结果,就像耀星大陆和地球,最终会走向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