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玄幻小说 - 戴高山文集在线阅读 - 红红火火贴春联

红红火火贴春联

    春节放假回家,和妻上街买点年货。念叨着要买几幅春联,后来走来走去,竟然给忘了。于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春联多去了,不急买!”是啊,如今的春联,并不稀罕!

    不大懂事的时候,家里的春联都是二哥写的。二哥小学还没毕业,却写得一手好字,这源于他自小聪慧勤奋、争强好胜的性格。每年春节的时候,都是他为家里写春联。父亲也读过私塾,但我并未亲见他写过春联,他说那是要有学问的。于是我常想,在二哥不会写春联之前,我们家的春联,又会是谁写的呢?关于这事,我一直没有追问!

    我们家原先和宗亲们住在先祖传下来的古大厝里,那里聚集着百十户人家,都是一脉相传的兄弟姐妹。因此,春节期间只要有人家结婚或置办喜事,都会在古大厝的大门上贴起春联。如果有几家人相继置办喜事,那么,春联就会一层压一层地贴上好几层。总之,贴在最外面一层的人家,必是新近才办喜事的人家。当然,若是偶尔没办喜事,这大门上的春联又会是谁贴的呢?这也是我打小时候的疑问,但是我想,那应该是不会有的事吧。

    古大厝的大门上既然是办喜事的人贴上的春联,那么,自家小门当然得自己贴了。可那时宗亲们都是斗大的字识不到半升,还有谁能写春联呢?所以打小的时候,我看那春联上的字,多半是歪七竖八的,真的不耐看。好在那红红火火的联纸上儿,总给过年带来阵阵的浓香味,就算文字写得走蛇跑马,大小不一,却也是喜气十分,红光八面的。

    当然,宗亲里也有个把会写字的先生——闽南人叫先生,那是现在的老师。所以一般会写几个字的老师,春节期间,那是真够忙的。不是人家不帮助不支持你,人家也有人家的事儿要做!给你家写上几幅春联,那是要耗上大半天时间的。并且,不只是一家,这吃饱撑着瞎忙乎的事,确实没人能够做到自然爽心。

    因此,似此类好联好字,那是要去求索才能有的。所以,那时会写上一笔好字的,都半是师字辈的人物,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得加上个“先”(先生的简称)字,比如“某先、某某先”客气之态自是不必言表了。

    正因为好联好字难求,所以只要识得二三大字的后生,甚至还在学校读书的小学生,都会给自己买上一瓶墨水,几张红纸,抓起笔杆头,反正一年到头也就这么一次忙乎,红红火火地涂将起来,既快活又省事,我二哥就是此类人。

    有对平仄押韵稍微略懂的人,还能给自己拼上几幅春联。若是不懂的,只能把百年不变的老联,比如:“春色满园人共庆,东风万里物皆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之类的联句,反反复复地写着。实在不懂的,只要两边字数一样多,就给写上,想写什么就是什么,哪里还管它平仄对仗呢?

    所以那个时候,在古大厝里进进出出的人,看得最多的一幅春联,就是左边写着“毛主席万岁”右边写着“共产党万岁”一边一条,再加上横批“祖国万岁”或“中华万岁”算是一幅春联了,红红火火地贴将上去,招人惹眼。

    二哥没为别人写过春联,因为他不是先生,他觉得自己的字儿还不行,给自家写幅春联贴上,那还算凑合;要是给别人家写,那他是不敢的。我见他写得最多的时候,是我们搬到自己盖的四对房新家里。每年,要到春节的时候,他就自己买瓶墨水和几张红纸,用小刀把它们剖成长条,然后认认真真地写上他心里想说的话,叫我帮忙贴在各个门楣上。

    不过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二哥自己拼凑的春联,不太算是春联,更不符合春联的喜庆和平仄对仗。二哥的春联,现在想起来,朦胧记得那是他一些奋斗的格言。是的,我二哥书读得少,但打小志气大。他爱唱歌,会吹口琴;喜欢看书,能抄小说(当时条件不好,没钱买书,多半的小说都是借别人的手抄本,有时喜欢上,就自己也抄上一本!)

    二哥写春联,多半是因为不想求助于人,并且能节省一点费用。因为早先求人写春联,要给先生买笔墨红纸,用不完的就得赠送于他,那是人家白白帮忙的事儿,哪敢再把那点小东西索回呢?而自己买来写的,剩下的东西可以大大方方留下来慢慢使用,这样的好事,哪个聪明的人不会干呢?春联是写给自己家贴的,好不好看不关乎别人家的事!

    后来改革开放了,人人都可以做生意了。那些稍有一些笔墨功底的先生,在春节前的那一会儿,就在街头巷尾,摆起了春联摊,也顾不得读书人的斯文,边写边叫边卖起来!二哥写春联的那会儿,我已经长大了,所以记忆深刻。当我长到十五六岁时,他就不写了,把笔墨交给我,每年年关一近,就催我上街买去些纸笔,让我大书一番豪气。

    二哥为什么不再写春联呢?按他的话讲,是我写的字已经够可以了,必须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当然,我也从小就有那么自信,踌躇满志地接过他手中的笔,一写就是数年。唯一遗憾的是,二哥看到别人在街市上叫卖春联,就一直纵踊我也去摆个联摊。但我傻傻地守着文人的本性,怕字写得不好让人笑话,所以没敢豁出去!不过,有时看别人联摊上的字,并不多是好的,有些字的确还没我写得好呢!

    我写春联的那会儿,还有一个不曾忘记的插曲。有一年一幅春联写好,我把它贴在门楣上,结果姐夫过来,一看笑了,对我说:“上面有个字写错了,是‘丰功伟绩’不是‘风功伟绩’!”姐夫也是先生,水平当然比我强,当时我就十六七岁,自然是鲁鱼豕亥,不甚了了,结果闹出笑话。但联已贴上,自以为没有几个人能看得出来,这样一贴就是一年,每每望见,内心羞愧!心想,若是“丰功伟绩”能写成“风功伟绩”该有多好!

    亮水先生是宗亲们公认会写字的先生,不管红白喜事、婚嫁丧娶,大家都叫他帮忙写写对联。后来改革开放了,年终学校放假,他就到街上去摆个春联摊子,做起他的春联生意来。好事传千里,很快,四五乡里的人,都来向他买春联了,并且生意越做越红火,在附近十里八乡,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名人。

    因为春联生意好,后来许多稍有一点书写能力的人,也不断加入写联卖联的行列。再后来,人们开动了机器,成批成批的春联被复制出来。只要年关一近,机器一转,无数的春联就会飞向大街小巷,每家每户的门楣上。有了这种看似美观漂亮、又让人省工省时的春联,那些靠手书写的春联,也就无人问津了。从此,我也不再书写春联了,落得个过年清清闲闲,过节平平淡淡的悠闲!

    不过,这种不断复制的春联,虽然看起来十分考究并且颜色鲜艳,却已经不是人们之前渴求的、并且充满辛勤的那种春联了。因为制作简单,产品单一,它们显得那样的不值钱,只要春节一到,满大街小巷都是这样的春联,而且今年没卖完,包装起来,明年继续卖,年年如此,一样还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有了印刷品替代的春联后,春联显得平淡无奇了,人们贴春联也就成为过节的一种形式。因此,每年过节的时候,我也少去一件必须做的大事——写春联。随便交代一下爱人,到街市上去买上几幅,往门楣上一贴,算是大功告成了。而自从我不写春联后,关于春联的故事,就只剩下生意上买卖的故事了!

    有一次,我和爱人上街买春联。那卖春联的女孩是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大概是春节放假之后,帮忙父母照看生意的。当我们走近她时,她热情地向我们推销起她的春联,那小小的嘴巴说起话来很甜很讨人喜欢。于是,我和爱人决定就在她这儿买,按照我们的需要,我让她帮我挑好几幅我喜欢的春联,付完钱后就走,而走时竟少拿一幅。

    后来,那女孩子赶上我们,把那幅遗落的春联交给我,并说:“叔叔,您少拿了一幅!”我当时很感动,对她说了一声谢谢,夫妻俩继续往前行走。可不到一会儿,那女孩子又赶上来,她对我说:“叔叔,您稍等一下!我少算您五块钱了!”哈哈,是吗?我微笑地面向着她。只见她站在我面前,一五一十地算给我听,真是少了五块钱。

    我把那五块钱还给她,拍了拍她的头说:“好孩子,多还少补,会做生意!”她笑了!这一笑,有如一种年味的感觉!

    不写春联之后,买来贴的春联也见少了,每年只是象征性地在大门上贴上一幅春联,草草了事。这其一是自己变得懒散了,觉得过年也不过这样,意思意思就行;这其二是现代的家装,已经很不适合在墙上随意张贴了。于是乎,虽然春联的制作上是越来越考究了,但春联的价值上却是越来越平庸了。

    因此,有时我也很担心,人们是否会因此而厌烦春联并忘记它一如现在的孩子们,一上电脑,没读过的字都会打;但一到纸上,打过的字却不会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