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在线阅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54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54节

    原子弹爆炸时的中心温度瞬间能高达一亿摄氏度,刚好达到了引爆氢弹的温度条件。

    但是,汤建军所做的ppt上,核聚变的点火就只有一个标题。

    他做介绍的时候,也直接跳过转到了下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高磁场环境制造以及反应控制……”

    下面有个老院士提醒说道,“汤院士,你还没有说第一个问题。”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点火技术,但新的反应容器是强湮灭力场装置,内部则是反重力场,如何实现在反重力场内的核聚变点火?”

    所有人都看向了台上的汤建军。

    汤建军自信的一笑,说道,“周院士,这个问题可以跳过,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完善的核聚变点火技术。”

    “完善的核聚变点火技术?”

    “对。”

    汤建军认真点头,“这种点火技术,不需要重启设备,也不需要进行内部干涉,随时随刻都能够在外部进行点火。”

    他说完看向了徐老师。

    徐老师点头认可道,“没错,我们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点火技术,这个问题就不需要讨论了。”

    “呼啦……”

    会场顿时一片哗然。

    所有参会的学者都没有想到,汤建军才刚上台就爆出了个大消息,他们竟然拥有全新的、被称作是‘完善’的点火技术。

    这项技术连讨论都不需要?

    徐老师点头认可?

    说明什么?

    这说明技术已经完善到,可以解决点火过程所碰到的任何难题!

    “我们什么时候拥有了如此高端的技术?”好多学者都忍不住讨论起来,他们实在是太惊讶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核聚变的‘不完善磁约束’,能者多劳?能者担责!

    “我们什么时候拥有如此高端的技术了?”

    “完善的点火技术,到底是什么?如果真有这样的技术,就直接解决个大难题啊!”

    “点火确实太重要了。”

    “说是‘完善’,这种技术能实现氘氘点火吗?”

    “那不太可能吧?”

    “什么样的技术,具体原理是什么?”

    “……”

    在徐老师点头认可汤建军的说法后,台下的学者们一片讨论之声,他们实在是太惊讶了。

    核聚变的点火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

    他们想不到有什么点火技术能够被称作是‘完美’,全都就忍不住讨论起来,能参加会议的学者们都有很高的能力水平。

    很快。

    有学者想到了湮灭力场,“能称作完美的点火技术,只能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超导方向,以超导技术制造难以想象的高磁场,和其他技术关联在一起来实现点火……”

    “另一个方向更有可能,就是强湮灭力场,强湮灭力场可以大大增加例子活跃性。”

    “我觉得这项技术很可能是强湮灭力场的控制,现在的湮灭力场容器外层有强湮灭力场,是不是能让强湮灭力场向内收缩?”

    “等反应被激发以后,再控制向外扩散……”

    这个想法已经很接近了。

    那些不知道f射线的学者,当然不可能想到强湮灭力场能通过射线的方式激发出来。

    有些知道f射线的学者,知道其高度保密性也不会多说。

    学者们议论纷纷。

    会场的气氛明显活跃起来。

    在会议开始之前,绝大部分学者只是当成了交流会,而不是很正式的工程项目论证会议,因为他们并不看好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既然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自然无法展开。

    他们只把会当成是个学术交流会。

    来到这里参加会议的同时,和其他的学者交流一下,有些熟悉的人凑在一起热闹一下。

    等等。

    现在就不一样了。

    一项‘完善’的核聚变点火技术,解决了核聚变研究的一大难关,他们忽然感觉核聚变研究工程还是有希望的。

    很多人也认真起来。

    核聚变的点火技术确实是非常重要,听起来就只是进行点火,但要达到点火条件非常不容易。

    点火也就是让核聚变反应能够实现自我维持,常规的手段是将氘和氚等离子体加热到一亿摄氏度以上。

    除了高温外,还需要提供高压,以增加轻原子核之间的碰撞概率。

    一般认为,要达到点火条件,需要将氘和氚等离子体压缩到每立方米约10^20个原子,相当于将一公斤的物质压缩到一个鸡蛋大小。

    如果是氘和氘的反应,点火的要求就更高了,实现温度最低也需要十亿摄氏度。

    学者们听到了新技术,也感觉有了信心。

    等会场里稍稍安静了一些,汤建军才继续讲了起来,他跳过了点火技术,说到了《磁场环境制造以及反应控制》。

    这个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多。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可以理解为‘为实现能量输出大于输入’所做出的论证。

    可控核聚变的另一大难点,就是‘实现输出大于输入’。

    这一点也是核聚变研究的基本工程目标,只有能够达到输出大于输入的目标,一切的研究讨论才会有意义。

    ‘实现输出大于输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所提出的lawson判据。

    lawson判据推导的时候使用了一些假设,但其所揭示的内涵已经很明显,想实现输出大于输入,关键的影响因素就在于密度,温度及约束时间。

    这和托卡马克装置有关。

    在托卡马克装置的完全磁约束环境下,磁场的强弱决定了密度和温度的上限,装置的大小则决定了约束时间的上限。

    那么是否能够实现输出大于输入,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磁场强度’和‘装置大小’。

    汤建军谈到的《磁场环境制造以及反应控制》,是对于现有基础技术的说明,其中包括超导材料、一阶铁材料以及相应材料支持制造的高磁场。

    总之,关键在于材料。

    会场内的学者们都听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一阶材料支持下,超导材料技术有了很大提升,能够制造更高强度的磁场。

    另外,磁场发生的制造技术也有了提升。

    在有关升阶超导材料的研发上,汤建军只是进行了简单介绍,毕竟他不是材料领域的专家。

    等汤建军说完了自己的部分,他就把时间留给了赵甲荣。

    赵甲荣是超导材料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他介绍起了超导材料的研究中心最新的成果。

    “我们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超导材料,命名为cwf-021,这种材料所能承载的电流电流非常高,大概是铌钛合金的三倍以上。”

    “另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认为把其中的碳元素换成一阶碳,会让cwf-021具有更强的熔点和韧性。”

    “这方面还在进行研究……”

    “……”

    赵甲荣所做的报告也非常震撼。

    很多强磁场发生装置使用的超导材料都是铌钛合金,铌钛合金承载的电流强度上限非常高,也就代表激发的磁场强度高。

    现在研究出了一种新材料,承载的电流强度上限比铌钛合金高出三倍以上,也就代表能够制造的磁场强度会高很多。

    这种材料技术突破,能给核聚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赵甲荣做完报告以后,会场给了学者们讨论休息时间,然后王浩就在所有人的关注下走上了台。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很多人都期待王浩的发言,王浩肯定是项目主导人之一,也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他们都想知道王浩会说些什么。

    王浩也对发言有准备,大屏幕上出现了ppt,但标题就只有四个字——《反应容器》。

    “我所要讲的就是反应容器。”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论证的核聚变研究会使用湮灭力场技术,湮灭力场技术结合托卡马克装置,就是核聚变反应最适合的容器。”

    “但是,好多人对此的理解很浅显,我在这里就认真的讲一下。”

    王浩快速进入主题,“我们所制造强湮灭力场,外层使用了磁干涉手段,和托卡马克的磁约束方式是类似的……”

    “这种磁干涉手段也可以和托卡马克的磁发生装置叠加使用。”

    “也就是一套磁场设备,可以用来干涉强湮灭力场,同时也可以用来约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这是其中一点。”

    “另外,我们并不需要托卡马克的完全磁约束……”

    他讲到了重点。

    这一句话说出来,就让很多学者瞪大了眼睛,国际上有关核聚变的研究都围绕托卡马克装置,而托卡马克装置是进行完全的磁约束,也就是螺旋磁场形成一个闭合循环。

    现在王浩说不需要‘完全磁约束’,等于说是不需要‘闭环磁场’。

    这是全新的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