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景行之的古代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

分卷阅读7

    亲自检查笔迹,要求字迹工整、无错漏!”

    景行之回想了下,论语全书二十篇,篇名不计在内是一万五千多字。二十遍,意味着三十万起步。

    纵是景行之对差别甚大的责罚处置有了心理准备,也觉得对朱达等人的惩罚相较于李华穗实在太轻了,看来山长的严苛也分人。

    景行之道:“朱达他们这怕是小惩都算不上吧。”

    吴明瑞笑道:“你忘了,明日下午放月假,放完月假就是小考!”

    “朱达那人最在意什么?不就在意你次次被夫子们列为第一,挂在嘴上夸,这回他怕是第二、第三都不行了。”吴明瑞想着,竟是期待起小考来。

    小考?

    景行之看着吴明瑞的笑,心道吴明瑞虽然想得好,可他怕是做不到。

    景行之有少年的记忆,这记忆用来认人,避免与人接触后行事上出现大差错还行,但让他初来乍到,就用脑海中没梳理过的知识去考试,他肯定考不过本土的学子。

    不过他病了,又受了这么一番委屈,从第一上下来一次夫子们应该也能理解吧?

    景行之默默地在心里把梳理学识、月考第一排上了号。

    “我记得明瑞兄上次可是第五,也有希望冲一冲,压下朱达。”景行之给舍友鼓劲。

    少年记忆中用的字体是繁体字,比起现代简体笔画繁杂,三十万字怕是要抄上许久。但惩罚是山长下的,朱达等人想来也不敢放松,只能咬牙去赶。

    吴明瑞看着次次月榜首位的舍友景行之,摸摸自己鼻子:“我是不敢想超过行之,但那朱达我想试试,让这等人压在我头上,实在面上无光!”

    景行之点头,目光又落在他脸上。

    吴明瑞察觉了景行之的目光,想到貌似自己的脸被看了好几回。他摸着自己的脸,问道:“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我看行之你老看,是不是沾上什么脏东西了。”

    景行之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说。又想到自己相术一般,说话不好太肯定。

    故而景行之摇头道:“没什么,就是和我在书中见过的一种面相有些相似。”

    吴明瑞来了兴趣,兴致勃勃地问:“什么面相?我倒不知道行之你什么时候还看起杂书来了!”

    “估计是我看错了。明瑞兄你明日回家吗?上月你都没回。”景行之避过不谈。

    吴明瑞头疼地揉揉头:“我不回也得回了,我娘让我那住在外院的书童催我好几回,让我这个月月假回去。”

    吴明瑞年十九,是家中独子,可前两月家里母亲和父亲吵闹不休,吴明瑞夹在中间实在为难,干脆舍了他方才半岁的宝贝儿子,在书院里躲着。要不然以吴明瑞对自己宝贝儿子的喜爱,哪会月假不回家。

    景行之不敢肯定自己看出的倒霉绿帽相是真的,但可以肯定吴明瑞回家不会有事。

    因此他灌了一口鸡汤给吴明瑞:“听说明瑞兄是独子,家中事务虽然烦忧,但为孝顺计,多挂心才是。再说这会儿正是小孩牙牙学语时,你不回去,怕是要错过孩子第一声爹爹。”

    吴明瑞叹气一声,苦笑着摇头晃脑道:“行之说得是!我听你的。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我家中糕点做得极好。以往都不敢打扰你看书,不敢多说。”

    ————

    第二日,下午。

    阳光熹微,学院中响起下课的青钟声。这钟声一响,月假就开始了,三日后再开课。

    学子们三三两两,抱着书,伴着嬉笑声,快步回到学舍中。

    吴明瑞踏进屋子,一看景行之东西已经收好,道:“行之,你东西都收拾好了啊。且等我片刻可好,我与你同走一段。”

    景行之点头:“好,你快些。”

    吴明瑞转头去收拾东西,刚往书篓里放了两本书,念头一转,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景行之,主动提起:“哎!行之,不如去我家住几日?”

    景行之有些疑惑地看向吴明瑞:“不好吧,我还在病中。”

    吴明瑞一脸遗憾:“是我家里父母最近在吵架,我夹在中间为难得很,想来有客人在,还能缓和一二。不过既然行之不方便就算了,我下回再邀你。”

    “今日不便,下回吧。”

    景行之的确还有事,他得回去给少年的童养夫送银子。少年家贫,而且整日读书,都靠着家里的童养夫,那个被叫做阿方的哥儿养他。

    除却少年家中的事,景行之计划给好友柳方烧点东西,再给柳方做场法事……

    景行之想着柳方,心中正闷闷作疼,吴明瑞一声“我好了”打断他的思绪。

    “我们走吧。”吴明瑞背起自己的书篓,还想顺手将景行之的包袱一起提上。

    景行之目光扫到他动作,立马抢过自己的包袱:“不用!明瑞兄,我自己提就好。”

    包袱里还有银子,沉甸甸的,够分量。景行之信得过吴明瑞人品,但拿了银子这事他不打算一五一十告诉吴明瑞,两人现在还算不得太亲近。

    “那好吧,你自己拿。”吴明瑞是看舍友尚在病重,又身体瘦弱,想帮帮忙。

    两人同行了一段,就此分开。

    吴明瑞家中就在怀南书院所在的环水县里,而景行之要回县下面的明溪镇,要做船到镇子的小码头,再走上小半个时辰回到景家村。

    别过吴明瑞,景行之没往码头去坐船,反倒去了环水镇上记忆里卖各种丧葬用品的街巷。

    一刻钟后,景行之提着打包得严严实实的水飞朱砂、纸钱、符纸等物走出这条街,去码头坐船。

    船上漂了约莫两刻钟,景行之迎着江面吹红了脸,见识了一番初春的江南风光。

    下了船,头重脚轻地踩到地上,景行之脚步发飘地往记忆里的“家”走。

    他沿着码头往前走,被路边胡子拉渣的一个中年男人拉住。

    景二牛看着同村脸色发红的小景秀才,着急地问:“景秀才,你脸怎么红成这样?是不是病了?坐我的牛车我送你回去吧,不收你的钱。”

    景行之知道自己是吹风后,风寒又重了。

    他头脑发晕,眼睛也眯瞪着想闭上,看了一会人才认出来,拉住他的人是景家村拉牛车运人挣钱的景二牛。

    景行之道:“是二牛叔啊,河风太凉,给吹冻着了。今儿就坐车吧,不过钱要给的,不然我可不做。”

    “给就给,你快上来坐好。”景二牛赶忙把人拉上车,生怕这小秀才路上晕倒了。

    景行之的事,景家村人都知道,也都有些心疼这一家两小孩。大的童养夫方哥儿也才十八,当家的景行之甚至今年才十五,离十六还差着些,一直在读书,日子可真是苦巴巴。

    也就景行之考上秀才,还成了廪生,免税十亩天地,学府一月还给二石粮,日子才眼看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