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景行之的古代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6

分卷阅读186

    。”

    “这有何益?”李嘉麟问得直接。

    “自有妙处,暂不可和你说。你照着做便是。”皇后果断道。

    左右是件小事,就算在朝上提了景行之名字,也不过多个年轻冒进的名声。

    李嘉麟想着自己今日惹了母后不高兴,为了哄哄母后,干脆就答应了。

    李嘉麟点头道:“好,我等会带着明官去看看。老听小四说景家点心好吃,儿子也去尝尝。”

    皇后见李嘉麟想也不想地同意了,心里舒畅不少。

    男人有什么用,不如自己教出来的儿子来的靠谱。毕竟男人可以有好多个女人,却只能有一个娘。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皇后倒是能肯定,自己是满朝文武里最了解李云玺的一个人。

    她曾仰慕他所有优点,也知晓他所有卑劣。

    *******

    李嘉麟是个听话的好儿子,中午吃了个饭,下午就领着自己儿子出了皇宫,找上了景行之的家门。

    李嘉麟换上便服,抱着一身浅蓝色衣裳的李明官。

    他笑着喊景行之:“小师叔好,前些日子洗三和满月你都没请我,我只好不请自来了。”

    看着李嘉麟上门还带着娃,景行之心中奇怪:找上门就找上门,咋还非得带娃?

    难道你们老李家的人,发现我在带孩子上有什么天赋不成?所以一个个的,都上赶着找我来带娃。

    景行之心里想了一串乱七八糟的,面上笑着迎了李嘉麟进门。

    进了门,李嘉麟一边打量院落,一边又问:“听说昨日小师叔在街上、睡了过去,现在没事了吧?”

    “没事了,多谢挂怀。”景行之带着人往前厅走。

    聊了几句,景行之干脆地问这大侄子:“不知太子上门,到底所为何事?”

    李嘉定和李嘉福年纪小,也不掺和朝堂的事,上门就是蹭饭蹭吃,也挺懂礼貌。何况小四还好玩,景行之也就挺欢迎两个小孩来做客。

    可李嘉麟,景行之只和他见过一面,两人不熟。景行之不信,李嘉麟真的是无聊地来聊奶爸经验。

    换尿布都不会?还聊奶爸经验,你逗我玩呢。

    李嘉麟又是一怔,没想到这位年纪小小的小师叔这么直接,率性。

    李嘉麟觉得这么相处也挺轻松,笑笑,学着景行之直接地问:“不知道小师叔怎么看我?”

    看你?

    当然是……用眼睛看你。

    景行之用眼睛看着李嘉麟,然后他眉心一跳,迅猛地朝着李嘉麟伸出了手!

    两息后。

    景行之把小孩要放进嘴里的手抽了出来。

    接着景行之叮嘱起李嘉麟:“带孩子的时候,注意一点。不管在跟谁说话,都要记得你带着孩子,分出一份注意力给孩子。”

    “不然我说个不好听的,回头出个事,你得多后悔?而且后悔还没用,你说是不是?”

    大侄子·李嘉麟有些茫然地点点头,抓住儿子的小手道:“嗯,嗯……我记住了。”

    “不过小师叔,你还没回答我刚刚的问题。”李嘉麟心里惦记着正事。

    “这还要说?”景行之已然想好了说辞,“你当然是个好孩子,可是你年纪不大,就还不够成熟稳重。”

    比起你老爹,你是个儿子,做儿子要有做儿子的样子,不然就要吃苦头了。

    李嘉麟听了嘴角一抽。

    好孩子?

    你年纪比李嘉瑞还小呢,还跟我这个李嘉瑞的大哥提孩子不孩子的?

    李嘉麟听了这么一番回答,心想果然被自己猜到了,才华虽有,可景行之还是太年轻。

    李嘉麟想了下,抛开那些思绪,又笑着问景行之:“听说府里桃花羹做得极好,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试试?”

    都这么问了,景行之还能让大侄子空着嘴回家吗?

    景行之点点头,捏了一下李嘉麟儿子的脸,收回成本,然后点头道:“那肯定有,随便吃。”

    小皇孙被捏了脸,安静的小娃瞬时不好了,瞪着眼睛喊他爹:“父王!”

    景行之笑了:“挺懂事啊,刚刚一直不说话。”

    李嘉麟抱着儿子晃晃,示意他乖一点,然后对景行之道:“小师叔叫他明官就好,他娘管得严,不会乱说话。”

    “这么小就教规矩,太子妃辛苦了。”

    教小孩子规矩可不容易,哭闹是无敌法宝。

    “是啊,都不容易。”李嘉麟听了这话,虽然没真懂,但依然心有所感。

    董氏不容易,要照顾自己,还要照看明官;自己也不容易,要在外面行走,还要哄母后。

    所以……明天就对不住你了,小师叔。

    李嘉麟敛去了眸中的歉意,像个普通的孩子父亲一般和景行之围着孩子说笑了起来。

    *****

    翌日。

    朝堂之上。

    李云玺旧事重提,逼着吏部尚书点人名。

    在什么职位上,就要干什么事,要是一做事就怕得罪这个得罪那个,还怎么做事?

    看着吏部尚书不主动,李云玺已经有些生气了。

    “爱卿啊,选好人了吗?”李云玺看着站出来的吏部尚书,语气冷淡又调侃。

    吏部尚书抖啊抖,慢吞吞道:“臣觉得王子凯和张坡二人合适,就是张坡大人得破例起用。”

    张坡人在家里还服孝,不破例是不能出来为李云玺干活的。

    李云玺还记着昨天吏部尚书顶他的嘴,回道:“爱卿昨日不是说张坡不行,要守母孝吗?难不成父亲的孝期守了,母亲的就能轻忽?”

    吏部尚书头低得都要埋进地里了,差点哭出来。

    李云玺怼了臣子两句,刚想点自己看中的最后一人的名,李嘉麟走了出来。

    李嘉麟问:“父皇,王子凯大人可是去管治理的?”

    李云玺点头。

    李嘉麟接着道:“那缺的就是一个管束教化的人,教化之事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其实没有治理来得急迫。

    况且教化也不是一日之功,儿臣觉得若是暂且没有合适的人,或许可以启用新人去试试。”

    启用新人?

    吏部尚书听了头悄悄往上拔了一截,心想太子还是嫩,安北定北这种地方,是新人能去试的?教化一地民众,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吏部尚书觉得新人不行。

    其他大臣其实也都这样想,听到太子提起新人,甚至都和身边人小声商讨起来,有些人还掩嘴偷笑。

    听着那隐隐的笑声,臊得李嘉麟脸都红了。

    都不容易啊,要不是为了母后,他才不提此事。

    可没成想,李云玺居然眼睛一亮,点头同意了。

    “朕看,太子这想法也可以!”

    吏部尚书的脑袋彻底抬了起来,傻眼看着他的圣上。

    圣上,哪里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