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景行之的古代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9

分卷阅读249

    之一家三口都说了会话,然后到了喝药的时候,一碗药下去就困意上头,便让他歇了。

    见方启晨情况不严重,景行之这才放心出来,和吴明瑞、庄哥一桌聊了起来。几年没见,太多话要说了,也有太多事想知晓。

    庄哥添了个孩子,是个可人的小姑娘,眼下正在书娘家玩呢。

    而吴明瑞的官途顺畅,现在也是六品了,加上那牢固的上达天听的关系,在这一地能周全地照顾好几家。

    至于景行之,那能说的太多了,景行之挑着好玩的,还拿出两本定北之地的学生名册来嘚瑟,惹得两人都翻看起来。

    先叙旧,然后就是必不可少的应酬。

    景行之堂堂一个侯爷,方启晨半子,归乡自然要大宴,给老师涨涨面子。

    书院的酒楼被包了整整三日,来客从达官显贵、到富商乡绅,往日里见都见不到的人尽数自己送上门了。

    方启晨两任帝师的名头是大,可他早早地请辞归乡,低调得只在书院里打转,自然没多少人惦记着。

    纵是教出一个状元,那也是才华上厉害。可小弟子二十不到就成了实权侯爵,那真是没办法不惦记了。环水的官田,李云玺一小半给了景行之,想想就知道他身上圣宠多浓。

    何况景行之今年才多大,将来能到什么地步,不敢想。

    归乡宴办完,嫁妹妹的事景行之和柳方便操办上了。

    日子定在三月三,万事皆宜。

    嫁妆一百零八抬,但是每抬都实打实的。抬箱子的人都要哭了,怪不得三倍工钱!敢情你家塞得这么实诚!

    成亲宴上,景行之很够义气,给明瑞兄挡了酒,让这家伙清醒地去了新房洞房。

    景行之知道明瑞兄是个好人,可还是免不了俗气地想:我对你再好点,你对我妹妹也再好点呗。

    想到自己看着小姑娘从一紧张就哭啼啼,到后来已经可以稳重地操持好一个家,景行之有种嫁女儿的伤感。

    柳方也差不多,两口子在吴家喝完了酒,这才手拉着手坐马车往回走。

    马车上。

    景行之揽住柳方的腰,有些感慨地道:“幸好阿灯是儿子,可以祸害别人家小白菜。”

    柳方靠在景行之怀里,笑他:“是不是感觉像嫁女儿似的?一转眼,窈君都出嫁了。可能再一眨眼,就到了我们阿灯娶媳妇的时候了。”

    “阿灯还是个小娃娃呢,就是长得好快啊。”景行之比划着高度,“去年定北还才在这儿呢,一下就蹭地拔高了一截。”

    柳方察觉到他语气里些微的感伤,回身捧着景行之的脸,亲昵地亲亲他唇角。

    “我们奈何不了时光飞逝,就让这一生不后悔便是。”

    ******

    时光的飞逝一如既往地不给任何人情面,好似极慢,又好似极快。

    只是不容置喙的是,几十年后回想起来,时光就成了每个人心里一幕幕飞快闪过的画面。

    有幸的是,历史还会留下各种记载,证明他们曾来过。

    后世记载,异姓王景王、景行之夫夫是李朝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光彩要超过雄才伟略的明帝李云玺,也超过明帝的儿子——兵临四海的慧帝李嘉定。

    景行之本是侯爵之子,但奈何从小被弃,被耕读之家丧子的夫妻抱养。

    苍天不公,景家夫妻也早早地去世了,留下的兄嫂不慈,将幼时的夫夫二人驱赶至乡下老家。

    少时的景王景行之就靠童养夫柳方辛勤耕种成长、进学。景王十三中秀才,给这个小小的家庭纾解了不少的压力,但生活依旧清苦。

    直到景行之意外成为两任帝师方启晨的弟子,便如乘风破浪,见得彩云。

    寒窗苦读,举人、进士、状元,景行之一路顺利,二十不到的年纪就将万千读书人的美梦在自己身上实现。

    (后有传闻,景行之是文曲星降世。据说景行之曾被一座百年圣人像砸过头,自此开窍,才气和福运加身。)

    而在成为状元后,朝堂正好收复安北和定北二城,缺教化之人才,景行之迎难而上,自此便出了普教之法。——百姓人人认字,便人人可明理。

    于定北,景行之妙计毒亡偷袭的异族精兵良将数千,将异族一王殁于定北之地,还缴获异族线人的重要信息,此举可稳固北地二十年。

    后景行之至沿海的海南府,治理刚出了苗头的倭寇,率兵登录海外之岛,李朝走上拓宽领土的道路。

    同时明帝破格授予景行之夫郎柳方海司官职,开辟了李朝的海外贸易之路,大批量矿产、金银内流。

    在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成熟海兵的条件下,李朝于慧帝时期开启海外征途。

    夫夫二人任官期间,景行之曾著书、等多本著作,给发展进入停滞的普教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开发民智;后著、,同样被无数人引为风潮,一时一夫一夫、一夫一妻制度得到大力推广。柳方曾著、,“商者,亦承国之重任”之言引导了大多数商人人生之路,后李朝地动、洪涝之时,曾涌现万商调度平稳物价之壮举。

    140

    景行之和柳方在景行之六十岁时一起请辞, 李嘉定本不同意,奈何景行之不干了,就只好让小师叔潇洒去也。

    景行之六十一岁时,夫夫两人慢悠悠地转回了定北,城里不少人竟然还认得出景行之和柳方夫夫。

    到了定北,两人特意去了躺应故。

    惊喜的是狗蛋的姐姐一如狗蛋幼时所求,让狗蛋把人找回来了, 据说狗蛋父母走的时候很是欣慰。能如此,不过国富民强四字。

    不过很遗憾, 狗蛋还是没能长得像李嘉瑞一样高大。后来的李嘉瑞成了大将军,从陆战都海战,是慧帝李嘉定的好帮手。

    昔日被屠两村的地域里也渐渐有了人烟, 中心处立着一座文曲星庙。在安北、定北两地,文曲星庙是最为盛行的庙宇。

    不要脸地说, 景行之总觉得那文曲星的模样, 怪像自己的……

    景行之七十岁时, 夫夫两个已经转完了李朝山河, 回家带重孙子了。

    阿灯五十多岁了, 还是被叫阿灯, 因为他阿爹阿姆叫习惯了。

    他文才好,可是没有去考科举;身手不错,但也没去从军,而是直接当着小侯爷,跑去海外了。

    兴许是名字的魔力, 阿灯在找矿上很有天赋,跑哪儿哪儿有东西。他甚至遇到过出产丰富的金山和银山,走两步能捡一块金子银子那种。

    他游荡在海外,绘制出了第一幅世界海图,后来还沿着洋流环游,证明了世界是圆的。

    阿灯的夫郎是个渔家哥儿,所以也没嫌弃这个到处乱跑的小子,反倒是陪他一起